心理健康 · 12/31/2021

自虐型婆婆和温暖型婆婆

假如,有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丈夫英俊潇洒,从上海交大毕业后,在某电脑公司供职,年薪十万;妻子娇俏可爱,大学毕业后在某报社当编辑,月薪四千。

  他们恋爱结婚后,岳父家赞助十万,公婆家赞助两万,使得他们能交得起首付,搬进称心如意的新房;而且,结婚没几年,妻子就顺利地产下一个白胖可爱的男孩。你觉得,他们是不是很幸福的一对夫妻,有理由快乐地生活下去?

  真实的情形是:他们的甜蜜时光很有限,大部分的时间,两人都处于激烈的冲突和冷战状态。最终,在他们的儿子只有9个月大,刚会叫“爸爸”“妈妈”时,他们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在口不择言的互相伤害中,暴怒的丈夫把妻子活活打死……

  害得他们有好日子过不成,最终以惨不忍睹的悲剧收尾的罪魁祸首,是年轻丈夫的妈妈,妻子的婆婆。

  这位婆婆是比较典型的“自虐型”人格。既虐待自己,也从精神上虐待自己的儿子和媳妇。

  她过惯了苦日子,不折不扣地奉行“夫为妻天”的观念,把丈夫和儿子像皇帝一样伺候着。有好吃好喝的都尽着他们,自己只吃剩菜,穿廉价的衣服,像老黄牛一样干所有的家务。她从东北来,住在上海的儿子儿媳家。儿子儿媳想带她逛大上海,她拒绝;想请她吃馆子,她宁可装肚子疼也不愿意,不愿意的理由是怕花钱,哪怕是儿子儿媳完全有能力掏,乐意请,她也因为心疼钱而不由分说地拒绝。她觉得花钱就是罪过,吝啬到在家里看电视都怕费电的程度。

  如果她只是虐待自己,放着好日子不会享受也就罢了,恐怖的是,她一心想把儿媳也培养成自己那样,好好伺候丈夫,不乱花钱买那些动辄几百元的衣物和化妆品,好好生孩子做家务等等。为了改造媳妇,她拼命干家务活,拼命刻薄自己,甚至连媳妇的内裤都抢着洗。可惜,媳妇是典型的上海姑娘,受过高等教育,又有着不菲的收入,追求的是高品质、让自己轻松的生活方式,对她的要求并不买账。

  婆婆改造媳妇不成,结果恼羞成怒,就添油加醋地在儿子面前数落媳妇的不是,导致小夫妻矛盾迭出,曾经恩爱和谐的感情摇摇欲坠。这还不够,在孙子出生后,她利用儿媳工作忙,分身乏术之机,使劲亲近孙子,培植孙子对自己母亲的仇恨之情。

  当9个月的孙子,在她耐心的调教下,第一次学叫妈妈,就说出“妈妈坏”三个字时,儿媳气晕了,怒不可遏地跟丈夫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当她儿子情绪失控,对着媳妇拳脚相交时,她不是拉架,平息事态,而是恶狠狠地在一旁咬牙切齿地喊:“使劲打,打死她,打不死她不松手……”

  她的恶意挑唆,导致了儿媳惨死,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分崩离析。

  这是女作家六六在她的家庭伦理小说《双面胶》中记述的故事。这个故事看得我毛骨悚然,心里沉重压抑得几乎透不过气来。

  也许这个故事的结尾有点极端,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婆婆是“自虐型”的,自己苦了一辈子,吃不敢吃,穿不敢穿,也巴不得媳妇跟她一起苦,拼命把自己陈腐的观念强加给媳妇,又在儿子和媳妇之间指手画脚,挑拨离间,把整个家弄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直弄到儿子焦头烂额,媳妇忍无可忍,离婚了,她才作罢。

  这种婆婆不是坏人,往往勤劳节俭,爱子如命,但她缺乏接纳媳妇的心胸,也缺乏生活的智慧,浑然不觉地充当了“搅家精”的角色,成为很多家庭悲剧的制造者。

  与《双面胶》中的婆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丹丹在自传《幸福深处》中述说的她的“亲爱的婆婆”。她在关于婆婆的文章中写道:“婆婆是个特可爱的老太太,‘绝不让孩子因为自己的存在感到不舒服’是她的教子哲学。她在哪里,哪里就有快乐。”

  她举了不少实例,证明婆婆的通达与可爱,然后充满感情地说:“婆婆教我怎么做母亲,跟她在一起太舒服了,对我们的生活永远缄默不言,没有意见,没有评论,没有任何指导,哪怕我们做错了。”

  在婆婆的耳濡目染之下,宋丹丹决定,将来等她老了,将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她要像婆婆一样,闭上自己的嘴,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给孩子。

  像宋丹丹的婆婆,就是我想说的,也是多数已婚女子渴盼的“温暖型”婆婆。她们是幸福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想方设法让子女们过得舒服、自在。

  行文至此,我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婆婆,她没读多少书,但很有智慧,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幸福。所以,她也是当之无愧的“温暖型”婆婆。

  婆婆没工作,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照顾四个子女长大。她稳重、慈和,饭菜做得精致,人很利索。她生活的地区,人们的大男子主义观念很重,男人基本不干家务,不进厨房。

  假如她用这种观念要求我,我肯定是个很不称职的媳妇。

  比如说:我跟老公结婚后,只会煮方便面,对家务一窍不通,她就以我们工作忙为由,让我们去她家吃饭。我们的小家供水不好,老公经常拿了床单被罩到婆婆家用洗衣机洗,洗完自己拧和晾,说我没力气;老公厨艺好,去婆家吃饭时,总是他钻在厨房里掌勺或给婆婆打下手,而我只会洗碗。

  就这样,在北方,在和婆家近距离相处的四年,我只给婆家洗过碗,没干过别的家务。我自己都觉得惭愧,知道这个媳妇当得挺差劲,但婆婆对我从没有微词,她在老公面前夸我懂事,碗洗得干净,课上得好。当我为不会煮饭感到惭愧时,她还安慰我,说,人跟人不一样,你能读书,能工作,能把孩子带得很好,也不错啊。

  后来,我们远走海南,尽管她心中万分不舍,还是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因为婆婆的开明和通达,我跟老公十三年的婚姻,一直很融洽,老公也像婆婆一样,比较多地肯定我的优点。我不善家务,他请钟点工;我煮菜水平不够,他照着菜谱猛练厨艺。而我,努力把儿子培养好,全力支持老公对父母尽孝,对弟妹尽心,让他成为一个被家人称道的男子汉。有了稿费就赶快请他和儿子下馆子,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

  我不是个很能干的媳妇,因为碰到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婆婆,所以,结婚十三年,跟老公感情越来越深厚,跟婆婆也从没红过脸,没有发生过任何争执和不快,什么时候想起她,心里都暖暖的。

  我想说的是:女人真爱自己的儿子,就要努力当“温暖型”的婆婆,用温暖和爱心使儿子和媳妇感情融洽,生活舒服自在。这样,自己也会在孩子们的感激和敬重中,安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点评: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是影响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有人甚至把不良的婆媳关系比喻成破坏夫妻感情的“恶性肿瘤”。

  建立良好的婆媳关系,该怎么做呢?下面谈几条粗浅的建议:

  丈夫要做润滑剂   婆媳关系,其实是一种“三角关系”。婆婆和媳妇,原本是不相干的陌生人,把她们联结在一起的,是那个既为人子又为人夫的男人。

  在这种关系中,丈夫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他的做法至关重要。既不能出于孝心,一味地偏袒母亲,和她一起给妻子颜色看,使夫妻感情恶化;也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和媳妇一道欺压母亲;更不能一味地享受妻子和老母的爱,却对她们之间的矛盾不闻不问。好丈夫应该成为婆媳融洽相处的润滑剂。在一碗水端平的基础上,通过智慧和爱心,努力消除婆媳间的隔阂与成见,架起一座婆媳沟通的桥梁。

  婆婆为老要尊 生活中,有些婆婆没有工作,有些婆婆退休之后无所事事,更有些婆婆长期守寡,将满腔的感情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很难容忍一个年轻的女子来分享儿子的爱。她们从一开始,就视媳妇为眼中钉,拼命地挑拨离间,弄得儿子焦头烂额,媳妇怒不可遏,全家不得安宁。

  像这些婆婆就是缺乏生活智慧,为老不尊型的,困守斗室,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子女身上,专门跟媳妇过不去。结果,弄得儿子烦,媳妇怨,自己也里外不是人。

  好婆婆应该树立宋丹丹婆婆的为婆之道,即“绝不让孩子因为自己的存在感到不舒服”,对媳妇的生活方式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不干涉,不指手画脚,让媳妇舒服。同时,要善于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和同龄人交往,以及读书看报等有益的活动,将自己的日子安排得充实一些,切忌将所有的锋芒都指向媳妇。

  假如条件允许的话,子女跟父母最好分开居住,保持距离,也保留各自的生活空间。因为“远香近臭”的道理,往往隔着距离,礼尚往来,婆媳关系更容易相处。

  媳妇要尊重体谅婆婆   婆媳原本就是两代人,存在着代沟和很多观念上的差异。懂得尊重和体谅,互相接纳,才可以处好。

  从媳妇的角度来说,应该尊重婆婆,对婆婆以礼相待,凡事多征求婆婆的意见,无伤大雅的小事就服从婆婆,讨婆婆欢心。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双面胶》中的媳妇,懂得如何驭夫,却缺乏与婆婆相处的经验。她选择的是我行我素,针锋相对,跟婆婆硬碰硬,结果,自己赔上了感情,赔上了金钱,也赔上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位爱儿子、爱孙子如命的婆婆,因为争强好胜,一心要改造媳妇,缺乏对媳妇必需的尊重和宽容,害得儿子犯了杀人罪,嗷嗷待哺的孙子失去了母亲。这样的结局令人欷虚欠  。

  因此,婆媳相处是门学问,聪明媳妇和有智慧的婆婆,互敬互谅,再加上丈夫从中调和,巧妙周旋,婆媳才能融洽相处,家庭生活才能幸福。(编辑:刘闽军) {41}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男人:太容易得手的女人 睡也睡不出感情

  我和男友系相亲网上认识,第一次见面就发生了关系,第三个月我就从外地到了他那里,开始同居。当相处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有很多分歧。我们总是不怎么说话,各做各的事情。他不太照顾人,我亦然。他说另一半要以他为重心的,而我又是希望另一半以我为重心的。现在又处在冷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