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再是大惊小怪的事情。成双入对的校园情侣牵牵手走在大街上是极其正常的事情,然而,因中学生的特殊身份,早恋的心理特点也是截然不同。
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好奇心驱使
少男少女的中学生,正处于花季的年龄,他们“像雾像雨又像风”,有着特别的心理态势,特别的情感欲望,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性的成熟等生理的急剧变化,必然伴随着心理的相应变化,“自然意识、性意识”等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征逐渐形成,他们对异性充满着神秘感,强烈的好奇心迫使他们总想搞清楚自己与异性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要身体构造上的)。另外,青春期的男女对异性之间有了情感渴求。
学业压力大,寻求精神解放
应该教育造成中学生精神压力大,他们通过恋爱寻求解脱,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与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名校率的融合,使得中学生被束缚在书山题海中,教学内容的落后,教学方法的古板……压得学生喘不过气,严重压抑了中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他们在现实中苦不敢言,愁无处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他们急需把自己对社会、家庭、学校的不满向他人发泄以寻求解脱,这种欲望很容易使情窦初开的中学生找到他心目中自认为值得倾诉且又同病相怜的她(他),从而相互产生情感的共鸣,萌生心心相印的美丽错觉,最终导致早恋。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特点
朦胧性: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矛盾性: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父母发现。可以说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对于暗恋的早恋者而言,这种矛盾性还表现在是否向爱慕者宣示爱意(表白)的矛盾。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第一式:感情激发 爱泼斯坦指出,当人们一起从事某些活动激发强烈的感情时,彼此容易产生感情。激动人心的活动包括探险、运动或在危险的环境中。爱泼斯坦发明的练习法是,两人之间交替倒下,对方在后面接住,互相说出自己的感觉。 第二式:近水楼 爱泼斯坦说,距离上的接近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