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20/2021

大学生心理巧调节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率已位居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名。同时,人际交往不和谐、性与恋爱处理不当、激烈的学习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独立性强,但自制力弱;情感丰富,但控制力差;追求新事物,但缺乏远大理想。因此,大学生应随时随地加强自我心理的调节,以确保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自我意识调节

  自我意识使人能够认识和体验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可控制情绪的变化。如一个人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公民意识以及角色意识等均可对情绪起到调节作用。只有提高自我意识的支配能力,才能保证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发挥正常的自我意识功能。

  2、情感调节

  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常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难以释放,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要学会情感调节,使不良情感得到转化,即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

  3、语言暗示调节

  大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不断丰富,他们具有独立思维、独立意识能力,因而通过科学的运用语言暗示,可解决一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在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4、理智调节

  大学生往往好强气盛,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每当此时,思维变得狭隘、情绪难以自控。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件,产生什么情绪,都要用理智的头脑分析并推理,找出原因,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5、注意力转移调节

  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必不可少。当你心绪不佳,可以外出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因为新的刺激可以忘却不良的情绪。

  6、合理宣泄调节

  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则不一定要升华,合理宣泄,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但要注意情感宣泄的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无端迁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7、交往心理调节

  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当你心情不愉快时,不妨向同学和朋友交谈倾诉一番,特别是向异性朋友倾诉,会产生良好的心理调节作用。

  8、群体阶段性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校四年或五年,各年级时的心理特点不同,要注重不同年级心理的调节。例如,一年级新生刚进入大学,应注意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调节;而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应引导他们对未来目标的选定,个人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舍弃与服从等方面的调适,以保证大学生在各阶段均有良好的心理。

  9、审美心理调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人人追求美,社会才显得更富活力。大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注重美的猎取,因此,应引导他们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调节。只有高尚的心灵与美好的外部形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不俗的气质和高雅的风度。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当心“假从众”付出的真代价

  成长的烦恼   我又挂彩了!打篮球又跟对方打架了。这次事闹得有点大,有人报了警,警察到现场把我们拉开,问了些情况后带走了两个同学,说是去做笔录。我很害怕,不想面对这样的情景。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每次打篮球,不管跟谁,最后我们都是以集体跟别人对骂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