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死亡 亲人追悼会应让孩子参加

  一名家庭成员去世,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回避人生“生、老、病、死”的最后一个部分,因此不让他们参加丧葬仪式,也不会在他们面前谈论死亡的问题。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孩子到了十几岁仍然很少参加葬礼,只是参加追思仪式。即使子女成年,有的父母仍然愿意让他们回避,认为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女性研究中心的菲利斯·斯尔维曼博士认为,葬礼满足了成年人哀悼的需要,表达了对逝者的感情,颂扬其一生,还为活着的人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安慰。

       心理学家在葬礼之后两年对孩子进行回访发现,孩子对葬礼的心理需要是和成人一样的。8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理解父母躺着的“盒子”是什么,两年后却能够回想起那个仪式,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明白到见父母最后一面,致以最后敬意是很重要的,而且在葬礼现场有助于接受父母的死亡。大孩子比小孩子说得更清楚,但表达出来的基本意思一致。

  一个13岁的女孩希望爸爸的葬礼在山上举行,因为爸爸生前喜欢爬山,她想在山上有助于记住爸爸是怎样的人。在葬礼中,有的孩子喜欢通过黑色来寄托哀思,有的孩子则喜欢白色,代表父母过去的美好。

       他们还喜欢见到很多人来参加葬礼,说明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很在乎。斯尔维曼建议,一些宗教仪式对孩子而言是没问题的,但不要给他们讲地狱一类的东西,以免吓着他们。

 (实习编辑陈奕璇)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人际交往存在的病态心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语言技巧,交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病态心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