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闻网2月23日讯(见习记者 余思薇)疫情当下,加强心理疏导,倡导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2月22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株洲市天元区心关爱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心理专家毕亚炜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民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和心理疏导。
“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我们出现感动、失落、悲伤等情绪都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状态并和它相处。适当的情绪宣泄是非常必要的,当你难过时可以选择哭出来、发泄出来。但更重要的是,整合自身原有的心理资源、社会资源,集中精力做好我们眼前能做的事。”毕亚炜说,如果有失眠、反复洗手等紧张焦虑的行为举动,很可能是出现了应激反应,如果影响了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则需要进行干预,必要时寻求精神科医师及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对于公众应该如何缓解自身的焦虑情绪,毕亚炜表示,首先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作息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同时可以帮助稳定身边家人、朋友的情绪;要适当放下手机、关上电视,适度地接受信息,避免大脑过载;学会转移注意力,可以适当娱乐,比如列一个活动清单,打扫卫生、看电影、瑜伽或者线上聊天,最好能在室内完成。“如果家里有孩子,我特别建议家长们趁这段时间,多带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诸如钻山洞、捉迷藏等,既能增进亲子关系,有益孩子的身心成长,也可以转移注意力。”
毕亚炜说,经过长期在家隔离的生活状态,孩子可能郁积了很多情绪,容易发脾气,和父母相处时间长也容易引发亲子矛盾,有的孩子还会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晚上难以入睡。孩子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家庭影响,如果家庭氛围是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这种不安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这时,家长需要积极调整至平和、稳定的情绪,才能营造轻松平和的家庭氛围。“情绪是有感染力的,当我们能优雅、理性地面对困境,生活将会生发出不一样的光泽,孩子们也可以传承这样一种家族力量:在日后的生命中,不管遇到什么困境,我们依然可以选择面对困境的态度。”
目前,联防联控工作下沉到基层社区,很多居民产生了放松的状态,尤其是老年人都希望能到户外走走。毕亚炜表示,大家都会产生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但是目前的状况不能盲目乐观,不建议大家经常出门。“如果出门则一定要戴好口罩,家人也要随时注意并叮嘱老人做好防护措施。大家可以多在家陪陪老人,和他们拉拉家常,满足老人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能适当缓解老人的焦虑心理。”
随着复工潮的来临,许多复岗人员上班后难以进入工作状态。针对公众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毕亚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首先需要恢复良好的作息习惯,逐渐调整生物钟,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睡前可以泡泡脚,听音乐,进行冥想和正念,提高睡眠质量;同时讲求均衡饮食,营养搭配,并进行适当锻炼;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养成午睡的习惯,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工作。“大家也可以为自己做一个“未来景”,想象一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让自己完全沉浸其中,去感受自己在未来那一刻的平和、愉悦、舒适。看看周围有谁和自己在一起?然后回头看一看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有什么话想要对现在的自己说,未来我们会有怎样的改变?未来一定是靠现在的努力达成的,今天的我们选择规律作息、饮食有节,选择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照顾好自己,未来的我们一定可以更加健康精神,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相关链接】
毕亚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香港催眠考试局认证催眠师、美国心理剧、社会计量团体心理治疗考试委员会(ABEPSGP)认证的心理剧导演、准训练师,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株洲分会秘书长、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创办人、株洲市天元区心关爱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心理专家。著有《创伤后病人的心理危机干预》《易术心理剧元素在心理危机干预病人中的应用》《等待下一季春暖花开》等论文、小说共三十余万字。与刘丽平合著出版的《照进心底的光》,以14个生命故事呈现真实的心理剧场,以及主角经由心理剧所带来的转变,本书是我市首部以自我成长和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心理随笔集,被列为市文艺出版重点扶持项目。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作为老年期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最常见的为失眠,其次是焦虑状态。失眠——老年人常常诉说失眠,总感到睡得不踏实。据研究,老年人夜间睡眠一般为6~7小时,睡眠时间太长对于一位健康的老人来说未必十分有益。曾有研究报告指出,每晚睡眠9小时的老人,夜间发生心肌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