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21/2021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大家都知道,蔡志忠是一个著名的漫画家,他的漫画曾经风靡了全世界。但是,您是否知道?蔡志忠是很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有一个信念――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因为父母并不是孩子本身,父母是不该决定孩子的选择和前途的。

  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到法国出差,于是蔡志忠担任了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责任。车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不想下去。蔡志忠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可妈妈却觉得女儿该学钢琴,因为在妈妈看来,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蔡志忠听完女儿的话,二话没说,便把车掉回头,一路开回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些担心,不禁问爸爸:“妈妈刚交了4000元学费,如果不学钢琴,人家也不退钱,那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埋怨怎么办?”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

  4000元,对于很多家庭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蔡志忠却认为,如果节省一点,少买两套衣服,少吃几次大餐,钱就可以赚回来,而孩子的快乐是用钱所买不到的,童年也是不会重来的。如果强迫孩子学习一些她所不喜欢的东西,那将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变得没有自己,只能听从大人的意愿。蔡志忠认为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为了让女儿更好地懂得成为自己的重要性,在女儿生日的时候,蔡志忠还送给她一个小故事。他说:从前,有一棵很小的蕃茄树,安静而快乐地生长着。但是人们都告诉它,只要它努力,就可以长得大,结的果实会像西瓜一样大,像香瓜一样香,像苹果一样营养丰富。于是,小蕃茄很努力地吸取营养,很卖力地做体操,运动强身。结果,它的果实仍然只是小小的蕃茄。而且,最糟糕的是,现在的小蕃茄树不再以为自己是蕃茄树了,它到处夸耀,说自己是一棵西瓜树、苹果树。

  蔡志忠还告诉女儿,千万不要把内在的自己交给别人,不要用精神上的痛苦来换取物质上的满足。他给女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蔡志忠家的新店装潢即将完成的时候,一位50多岁的木工师傅发现蔡志忠竟然忘记了大门的设计。当他把这个发现告诉蔡志忠的时候,蔡志忠将大门的设计交给老木工师傅全权决定,任凭师傅高兴,他绝对尊重师傅的设计,事后绝不后悔,也不更改。老师傅听了这个决定,特别高兴,他将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别人,自己则很专心地像生养一个孩子般地竭尽全力。结果,仅用了3天的时间,新店的大门就设计好了,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那位老师傅对蔡志忠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最高兴的3天。因为以前自己一直是按照别人的设计图纸施工,尽管可能图样很差,他也只能“听命行事”。只有这一次,他真正地做了一回自己。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是多么深刻的哲学思想,也是多么深刻的教育理念!蔡志忠的女儿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伟大的父亲。放眼观察周围,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成为他自己?相反,您却会看到许多人没有自己,做什么都“一窝蜂”:人家炒股,自己也炒股;人家的孩子学钢琴,自己的孩子也得学钢琴;人家的孩子是个小画家,自己的孩子至少也得成个小书法家吧?这种盲目跟进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俯拾皆是。

  也有一些父母,把孩子当成工具,让孩子来实现他们未完成、或者不可能完成的梦想,要求孩子为自己挣一些面子。其实,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因为孩子的生命不是为父母而生存的,而是为他本身而生存的,父母不过是陪孩子走一段人生之路而已。还有的老师,以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就让孩子背老师写好的范文,让孩子说老师教好的套话,让孩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解答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孩子失去了他自己。

  当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之路,这么多年来,我们是否想过“我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从何处来,我又要到何处去”这样的问题?同样,当我们做了父母,我们是否能用平等的观点看待孩子,教会孩子多想想“我是谁”,给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上帝”的机会?

  几千年来,人们总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上进,上进,再上进,却很少教会孩子评估自己的实力,教会孩子给自己订一个实际一些的目标。其实,正确评估自己,真正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快乐踏实地做好自己喜欢又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怎样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做出他自己的选择?我提出下列建议:

  ★认识到自己的家庭与别人的家庭存在区别。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一些父母爱和别的家庭比较,总觉得人家能做到的事情,自己的家庭也应该做到,人家拥有的东西,自己的家庭也应该拥有。这样比下去,就很难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很难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给孩子做出不同选择的机会。选择也是儿童的权利之一,父母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要学会和孩子商量,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不是根据父母的兴趣爱好做选择,因为那样会容易使孩子丧失个性。聪明的父母是尊重孩子个性的父母。

  (来源:孙云晓《好父母 好方法》)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大男人和小男人谁更能“满足”女人

  经常有人问:你觉得什么是大男人,什么是小男人?   一般来说,我以为比自己大二十岁以内的男人,是大男人,比自己小十岁以内的男孩,则是小男人。可是年纪真的和人的成熟度成正比吗?这也不尽然。有的小孩年纪不大,但却已经很懂事,很多事都看得明白了。而有的男人一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