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深的层次去看,自杀原因也可以如下分类:
1、没有安全感
陷入极度的恐惧。这种恐惧比对死的恐惧还要强烈。有时是为了逃避惩罚。这种恐惧一般来说都是短暂现象。如果自杀未遂,自杀者往往会后悔自杀行为,并希望自杀冲动能够及时抑制。
这类自杀的预防可以从两方面着手:①消除不必要的恐惧,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如心理专家是否及时赶到、恐惧事物能否及时消除等;②行为限制,不让他有自杀的可能,在他冷静下来以后就可以消除自杀念头,这是最有效也是gopla推荐的做法。
2、失去社会归属感
这常常是因为:
①感觉到被抛弃,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抛弃、被恋人抛弃/遗弃、被伴侣抛弃(包括丧偶)、被亲人抛弃(包括丧父母、丧子)等,有时社会角色扮演失败也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情绪极端时可能感觉到被整个社会所抛弃;
②受到反对和限制,如丧失自由等;
③要求遭到拒绝;
④行为、心情、想法等等得不到理解;
⑤社会定位模糊或不定,如失业,发展需求异化等。
失去社会归属感往往使人失去在社会的坐标和参照系,引发绝望。有时担心失去社会归属,或者预计自己将失去社会定位也可能诱发自杀。
这类自杀的预防主要是:
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这是最简单实施也是gopla推荐的做法;
②强化他们的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社会归属和社会关系,父母、子女等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是最佳的选择,这也是gopla推荐的做法;
③认可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恢复自信;
④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对自我重新适当定位;
⑤将外部现象合理化,比如被抛弃是特定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实结果,再如抛弃感觉仅仅是一种错觉和假象。后三种方法应该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3、痛苦的煎熬
痛苦的折磨可能来自生理的和心理的,有时也可能两方面都有。为了缓解甚至终止痛苦,就有可能选择自杀。
心理的痛苦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缓解、消除。但是对于生理的痛苦,例如疾病的煎熬,目前除了疾病治疗、止痛药(甚至毒品)、痛觉神经阻断等方法,目前无其他对付良方。特别是再受到治疗费用、或绝症诊断的困扰,问题会变得相当复杂。社会上目前安乐死呼声增大也是针对这些患者。
4、生活单调、无挑战性
许多了无生趣的人都是陷入到单调、重复日常生活,而无法发现生活的人。他们有的是的的确确生活单调,但是各方面条件(特别是自己的心灵)的限制,让他们不敢面对竞争的挑战,年复一年逐渐消磨了对生活的新鲜感。他们有的生活其实已经很丰富,但是由于不善于体验而无法获得丰富生活的感受。
这类自杀的预防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
5、环境和药物因素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在一定的内外环境中的。一些不利于生理健康的环境,以及药物、营养问题造成的体液环境往往会造成生理心理的失常,比如神经异常亢奋、幻觉、消沉等等。这些也是某些自杀的直接原因。这类自杀的预防是环境优化,营养均衡以及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甚至避免服用药物。
6、特定动机
特定动机是意志的产物。这往往是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产物。这些特定动机主要有:①利益的交换,自杀会为社会组织的其他成员带来好处,这包括求神赐福、平息神怒等集体或供奉性自杀行为,也包括大多数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原因造成的自杀行为;②期望的另一种生活的转换,如自杀升天、解脱等;③报复性自杀,自杀对其他社会组织的成员造成更大的伤害或利益损失,比如反社会的自爆事件;④在死亡随机性中的自愿选择行为,如打赌谁先死(左轮枪、安眠药等),决斗,求死游戏(主要是丛林游戏)等;⑤世界观价值观异化,如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由,自杀崇高等。
这类自杀往往是洗脑的结果,其预防从反洗脑着手,帮助他们重建合理的动机。
7、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都可能导致自杀。对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8、假性自杀
行为本质上属于事故。许多自杀者没有自杀动机,本意并非自杀,但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某些危险行为(致死概率很高)成为事实自杀。这些行为主要有:①追求濒死经验;②以自杀相威胁达到特定目的;③窒息性性快感;④速度冲动、高处兴奋体验、冒险刺激等往往吸引人们进行极限运动,如疯狂赛车、极限攀岩等。对这些危险行为应该用认知疗法充分揭示风险,得失分析后再让他们重新选择。gopla不认可这些行为。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或友情,天下似乎没有不散的宴席,当离别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虽然我们依依不舍,但是也不得不放手。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失恋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可是失恋后有一部分人很难走出回忆。那么,怎样才能忘掉一个人? 怎样才能忘掉一个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