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洁癖类型的心理治疗案例
一、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
(一)主诉
(来访者:男,20岁。)
主诉:有强迫洁癖,持续半年时间。在宿舍反反复复洗手洗衣服,经常为此而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同学关系不良。不想住宿舍,想死。班主任劝其休学。
(二)对来访者影响较大的典型社会生活事件:
1、幼年时父亲在稻谷堆里放了一种防虫剂,为了安全起见,恐吓来访者说:防虫剂有剧毒,不可触碰。这件事以后,他不管碰到什么东西都要尽快到池塘里去洗手。家人给他一个外号:“用水大王”。
2、来访者从小学开始,父亲就经常将他与村里的另一位男孩比较,说他不如那男孩有出息。
3、来访者初中时,被同学误解,老师当着大家的面说他:“看你平时挺老实的,其实也不是个好东西。”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对他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二、心理评估——诊断
使用心理测验。SCL—90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总分239,总均分2.655,阳性项目数54,强迫因子分3.9,重度;抑郁因子分3.538,重度;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3.44,中度;焦虑因子分2.2,轻度;精神病性因子分3,中度。总分、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属异常。
症状诊断:
(一)行为:典型的强迫行为,并且已有泛化的表现。
(二)认知、体验:1.认知表现——对老师有偏见,认为老师不喜欢他。2.情绪表现——焦虑、抑郁。
(三)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社交行为退缩。
病因诊断:
生物因素:初二、高一时曾患皮肤病。当时身上多处地方破损,很不雅观。心里焦虑,尤其怕脏,反复洗手,怕再次染病。
社会因素:家庭教育不当,常将他与别人盲目攀比。学习压力大,他希望与同学交流,但常常找不到理想对象,怕受他人伤害。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心理压力无宣泄对象。
心理因素:自卑、过于追求完美,内心缺少安全感,对老师和同学有持久而深刻的负性情绪记忆。
鉴别诊断:
与重性精神病鉴别:由于他主动求医行为强烈,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内心感到十分痛苦,排除来访者重性精神病的可能性,而为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
确定诊断:
由于来访者主要症状为强迫行为,即反复洗手、洗脚、洗衣服等,而且病程六个月以上(2分),精神痛苦程度严重(自杀念头较强)(3分),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为中度(不能很好听课,不能正常做卫生值日工作,有半年多时间让别人替他做值日,不能忍受住宿舍,强烈要求住校外。)(2分),总分达7分。根据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与非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的划分依据,来访者的问题属于强迫性神经症。
三、制定咨询方案
根据来访者在自卑以及追求完美的心理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强迫症状比较显著,咨询师在采取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同时建议来访者进一步看医院的心理咨询科,通过心理咨询和药物辅助1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帮助来访者尽快摆脱痛苦。因此,在尊重、温暖,积极倾听,建立信任中,确立咨询关系之后,在来访者同意下,与他母亲取得联系,在咨询师的介绍下,去医院的心理咨询科由主任医师作了心电图检查
心理咨询师经过与来访者协商,确立咨询方案如下:
⑴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①逐渐能够控制行为,减少反复洗手洗衣服的次数;②改变对教师和同学的偏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③改变幼年时因父亲放毒药在稻谷里而对他恐吓所造成的错误认知,让他明白以为碰到任何东西都会中毒的想法是幼儿时的幼稚的不合逻辑的想法。
长远目标:①引导来访者学会客观看问题的方法;②协助来访者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最终目标:改变对人、对事的看法,充分挖掘潜能,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2)方法与原理:
主要方法是心理咨询和药物辅助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而心理方面主要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咨询师给来访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充分尊重来访者,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痛苦。为他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采用认识领悟疗法,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属于幼稚行为。(药物使用仅仅二周时间,因嗜睡现象严重而自行停用。)
(3)效果评估
综合来访者的自评、咨询师的观察、周围人士的评价,针对咨询目标评估咨询效果。
四、咨询过程
心理诊断(起先两次面谈);心理帮助(中间八次面谈);巩固结束(后面两次咨询)。
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的一段故事:
在第九次来访时,来访者异常兴奋地谈到自己与下铺同学沟通了。起先问对方:“今晚有没有空”时,同学说有事。接着来访者说:“我想与你谈谈。”同学未加理睬。来访者再次问:“我想与你谈谈,可以吗?”同学勉强说:“可以”。于是晚自习结束,同学去宿舍做完事后,便与来访者一道来到走廊上谈话。开始,同学仍然爱理不理,态度冷漠,语气生硬。来访者问:“你知不知道我生活上的一些事?”同学说:“知道一些,听人家说的。”来访者进一步说,我很想把我的事告诉你。同学说:“相信我的话,就告诉我吧。”来访者感到对方仍然很冷漠,没有感情的样子,想就此作罢,不说也罢了。但同学又说:“相信我,就告诉我吧。”来访者鼓足勇气说:“那就相信你一次吧。”于是,就把自己的一些怪怪的心理和行为告诉了同学。同学听完后说:“你有病啊。”来访者说:“你不要说我有病啊。”同学说:“好好,我不说你有病。”然后同学也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来访者,包括自己的恋爱故事。来访者觉得这个同学其实也是很可爱的,他做事情还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于是两个人相互接纳了。同学说:“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的。”来访者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内心非常希望能与他做好朋友。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因为匆忙,来访者未来得及吃早饭。下铺同学知道后,特地悄悄去商店为他买了面包,并送了一本笔记本给来访者。笔记本上写着祝福的话。来访者好感动啊。他情不自禁地告诉同桌说:“我好开心啊。”
通过咨询师对他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鼓励他勇敢地与同学的交往,来访者自信心大增。与同学关系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境界。我们觉得来访者在创造生命的奇迹。咨询工作本身在创造奇迹,咨询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效果评估
来访者自评——经过三个多月的跟踪咨询,在心理咨询作用下,来访者心理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反复洗衣服等强迫行为消失,不再怕厕所,不再怕打扫卫生,不再要求住到校外去,能正常进行教室和宿舍的卫生值日工作。咨询师观察——来访者强迫行为消除了,不再反复洗手等;认知改善了,改变了对教师、同学及他人的原有的不接纳的态度,逐渐学会了与他人正常交往;人生观得到了改变,变得乐观、豁达了。着装也亮丽了。同伴报告——来访者上课精神了。教师报告---来访者开朗多了,经常微笑着,敢于向老师请教,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来访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与同学关系十分和谐,强迫行为消失,并以高分考取了某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