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李丽 11680
主任 关 注
转载文章

小伙入职机关工作一年、患轻度抑郁 轻度焦虑症

2015-02-12
1777 0

一、一般资料:

王某,男,26岁,大学毕业未满一年,在某国家机关工作,来自农村,未婚。住集体宿舍。无重大躯体疾病及家族精神病史,健康。求助者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自尊心强,从小受家人疼爱。从小学到高中,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心理测试和分析:

心理测验结果显示SAS标准分57分,稍高于分界值50分,显示该求助者为轻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月来情绪低落,感到很孤独、寂寞、烦躁。经常睡眠不好和心烦,感觉自己身心疲惫。

个人陈述:自从进入机关工作以来,因同事大都是城市人,又是研究生毕业的,而我来自农村,仅仅是本科学历,学得又不是对口专业,所以我一直很自卑,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总认为大家都瞧不起自己,我和部门同事因一些生活琐事经常发生矛盾,关系很紧张。特别是一个月前,我们宿舍的一个同事组织郊游,我想借此机会与他拉近关系,特意准备了郊游的吃食和用品,结果他却请了宿舍除了我的所有同事去了,而没有叫上我,这让我感觉受到了侮辱。我感觉宿舍里的其他同事都用不屑的目光看我,瞧不起我。我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刚开始就把关系弄成这样,今后我还怎么干?我的后半生是不是就完了!我觉的在这里就没有—个能相互了解、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常常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而这种心烦和苦闷还无处倾诉。一周前,办公室领导也找我谈过话,希望我和大家处好关系,可是我认为关系不好是别人瞧不起我,不是我的问题。近一个月来经常睡不好觉、心烦,感觉自己身心疲惫,工作打不起精神。到医院做了综合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所以前来咨询,看看我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

领导陈述:该求职者自到机关工作以来,工作比较主动,好学上进:但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和大家相处,多疑、自卑:上次同事组织郊游本来是要叫他参加的,可是因他不在单位又没有办法通知到他,所以没参加上。其接受不了,总以为同事欺负他,总认为同事们瞧不起他。

三、求助者成长史及基本情况

求职者来自鲁西南农村,父母均是农民,姐弟四人他排行最小,并且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姐姐和父母都很疼爱他。他性格十分内向、孤僻,不善言语,不会处事,很少与人交往。身体健康,从小比较聪明,学习踏实用功,成绩一向很好,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期间的十几年成长比较顺利,在大学期间入党。然而自从工作之后,在新的环境里,看到身边的同事大都是城里长大的,而且个别同事是干部子女,而自己不善于和大家交流,自卑感又强,他开始感到许多事情总不顺心,尤其是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使他伤透了脑筋,感觉与人交流明显吃力,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四、咨询师观察和了解

求助者年貌相符,高个略消瘦,表情略显焦虑不安,视线不敢久视咨询师,愁容满面,紧锁眉头、情绪低落,眼圈略有些发黑。说话低声细语,羞怯而不自然。

五、评估和诊断:

(一)评估和诊断:该求助者感知觉正常,记忆尚可,思维状态正常,没有思维逻辑障碍,没有幻觉和妄想,情绪表现低落,意志行为一致,人格完整,相对稳定。该求职者自小娇生惯养,倍受家庭宠爱,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是造成其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到工作单位之后,因同事间一些小误会,又不能及时沟通化解,其错误的认为是别人欺负他,看不起他,这些不良认知也是造成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自卑心理和不合理的信念,认为同事关系不好今后就完了,绝对化要求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诊断依据:

1、根据郭念锋精神诊断三原则,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没有思维逻辑混乱,没有幻觉、妄想,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近一个月时间,直接促使因素是与同事的关系不佳,内心冲突不是很强烈,求助者无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只有轻度的情绪表现(焦虑)对思维逻辑无影响,因此应该排除焦虑症;社会功能受到轻微影响 ,但尚未损坏、没有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从求职者心理发育史资料来看,从小性格内向、孤僻,敏感,不善言语。在家中排行最小,父母以及三个姐姐对其都极其宠爱,属于娇生惯养。综上所述,求助者的问题应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求助者到医院做了综合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疾病。

2、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郭念锋精神诊断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一致,个性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且主动求医,可排除精神病。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和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由于该求助者的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尚在理智控制之下,未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六、制定咨询目标

经与求助者共同定咨询目标是:

近期(具体)目标:消除焦虑情绪,协助找出不合理信念;改变不合理信念,训练与人交往技能。

远期(最终)目标:让求助者自信自强,学会积极面对:工作及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促成其自我关怀,自我指导,自我接受。帮助求助者确定健康的群体意识,克服不合理认知和人际交往障碍,改善人际关系。

七、制定咨询方案:咨询方案由双方共同商定如下:

使用的技术、方法与原理:

应用合理情绪疗法:(1)此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职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求职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2)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不正确的理解和评价。其理论模型是:ABC(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不合理信念;C代表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

为此该案例就是使求助者明确他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是造成人际关系不良的基本因素。他缺乏对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以及对同事的误解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在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之后,又错误的认为自己就完了,是犯了绝对化要求的错误,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调整其认知,使其放弃原有的非理性的观念,训练其交往能力帮助求助者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八、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咨询 2012年9月16日

诊断阶段

目的:

(1)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2)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心理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做SAS测验,了解求助者当前情绪状况,并将结果反馈,做出初步分析。SAS标准分57分、属于轻度焦虑

(3)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协商,确定具体和长远咨询目标;

(4)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分析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反思自己的处事理念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分析目前症状的性质,写出体会供下次咨询时交流。

第2次咨询 2012年9月22日

领悟阶段

目的:通过交谈找出求职者的不合理信念A同事郊游没有叫他而导致的关系紧张;B处理不好与同事间的关系我就完了;C情绪上的孤独、寂寞感,心烦苦恼睡眠不好身心疲惫。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一是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二是要求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任;三是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咨询师尊重接纳求助者,在已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咨询师探究其心理病根并帮助分析使其自我领悟。求助者的痛苦来源于自己的自卑心理和对同事的误解,导致与同事的关系不良,而这种人际障碍很大因素上取决于他的不合理信念—-与同事关系不好我就完了。

下面是一段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对话:

咨询师:你认为和同事关系很紧张,没办法相处今后就完了!

求职者:是的,刚到一个新的单位,就这样,我今后还怎么干?

咨询师:你有没有想过:人本身就具有社会的属性、是社会的存在物,任何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集体和他人。人有着强烈的交往和归宿的精神需要。

求助者:是想过,领导也开导过我,可我就是没有办法和他们相处。他们都是城里人根本看不起我,所以我很烦。

咨询师:通过刚才我们熟悉了ABC理论的模型,你应该清楚:导致你心情不好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的不合理信念,你认为:与同事关系不好今后就完了,这是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信念。据了解:同事郊游时曾想让你一起参加的,因为没有找到你,所以你没有参加,并不是同事对你不好。话又说回来,就是与同事一时真的关系不好,也不能代表你的后半生就完了。你说对吗?

求助者:沉默…让我好好想想,我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后自己找出ABC。

第3次咨询2012年9月30日

修通阶段

目的: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针对该求职者的不良认知,和他一起认真地探讨人际关系的意义,帮助他理解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同事之间发生的矛盾和误解,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产婆术”式辩论技术,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入情入理的分析和辩论,使其自己认识到在这方面的失当之处,并尽快地改变过去那种非理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代之以科学的理性信念,从而达到改善认知,理顺情绪,消除观念上的障碍,树立良好的群体意识之目的。

针对该求助者性格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某些偏差,给其讲述“黄金规则”和“反黄金规则”的道理,帮助他具体分析其个性特征,特别指出其性格上的主要缺陷,鼓励他自我关怀、自我指导、敢于尝试。然后向他提出有关性格优化的具体建议和方法,如观察记事法、交友法、名言警句法等。指导他确立积极的人生目标,主动和同事交往,消除误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并尽快融入新单位的群体之中;注意学习别人性格上的优秀品质,克服自己的弱点,从而使其性格不断得到完善。

第4次咨询2012年10月7日

巩固阶段

目的: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成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学到应对生活难题的知识,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针对该求助者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和能力缺陷,要求其克服自卑,建立信心,多动脑,多实践,不断总结。和他一起探讨人际交往应把握的四条原则(尊重、互助、坦诚、宽容),传授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如善解人意,体贴关心,乐于助人,克制忍让,顾全大局,不卑不亢,礼貌待人以及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赞扬别人和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鼓励他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与同事多沟通多交流,认真实践,持之以恒。

为此,还专门给他布置了家庭“作业”:①细心观察身边某同事为人处事的言行,分析其优缺点;②尽可能多与性格开朗、热情活泼的同事交往、并深交一至二个好朋友;③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要求“作业”认真去做,定期检查,及时指导。

九、效果评估

按照上述目标和步骤,对该求助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和训练。在该求助者的主动配合和认真实践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求助者自我评估:求职者本人也感觉:在工作生活中从未像现在这样愉快和轻松。

2、咨询后心理测验结果显示:用SAS再次施测,得标准分为40分。

3、咨询师观察: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很快地得到康复,最近心情变得开朗、乐观多了,心烦与失眠的症状也消失了。

4、家人及同事的评估:他工作更加努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还受到领导的表扬。他的变化使得他部门的同事都感到惊奇,现在该求职者已经与室友及部门同事能够融洽相处,还交上了两三个好朋友。

给力专家平台(http://www.geilizhuanjia.com/

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丽(ID:10175)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0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