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
因转校,带来适应困难的心理咨询案例
2015-02-12
1362
0
一、一般资料
1. 人口学资料
张某,男,19岁,汉族,未婚,因家庭原因转入新学校学习, 1990年生于东北XX省XX市,独生子女。父亲性格比较暴躁,企业老板,初中文化程度,籍贯山东省XX市XX村;母亲性格刚强,某包装公司经理,高中文化程度,籍贯东北XX省XX市XX村;父母都在东北工作,环境偏僻,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入校学习1个月,心情郁闷,情绪波动较大,晚上入睡困难,不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观察:求助者在本校老师的陪同下前来咨询的,衣着整齐,但较脏,举止拘谨略显紧张,双手不住地搓动。情绪一直低落,在谈到家庭和未来时哭泣,来访者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主动求助。
四、评估与诊断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体验有明显的原因,是因担心别人瞧不起他,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而感到痛苦。反应程度还在理智控制之下,还能参加入校教育,只是成效差。症状始于童年缺乏关爱,心理自卑等情结的影响,现受近期转校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自卑心理增强,与人交往困难。
五、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认识产生入校适应困难的主要原因,学会正确归因,调节不良情绪,能通过入校教育验收,正常投入学习中。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方法与原理:采用认知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不正确的认识,帮助求助者找出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并用合理的信念取而代之。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划咨询6次):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
八、咨询效果评估及总结
咨询师认为求助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学校老师的观察、其他同学报告的情况也印证了来访者的转变。
0人已踩
0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婚姻出现冷暴力,请看此文!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婚姻中的冷暴力现象,分

网络环境杂乱,孩子模仿“不良行为”怎么办?
文章讨论了动画片下架引发的争议,分析了暴

学会拒绝,捍卫自我边界
文章通过Lily和Mary的故事,探讨了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