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李丽 11680
主任 关 注
豫章书院引发的思考——网瘾该如何矫正?
个人原创

豫章书院引发的思考——网瘾该如何矫正?

2020-11-26
2244 7

最近,某综艺节目上的一首说唱歌曲《书院来信》火了,之所以火,是因为这首歌曲又一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在社会热点事件——豫章书院之中。

歌词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他们内心的无助和控诉。

乍一看歌词,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篇自我反省的书信,但“如果你们爱我,就从‘头’看一遍吧”,实则在提示爸爸妈妈看“藏头词”:

001.png

(部分歌词内容)

为什么父母愿意花巨资把有网瘾的孩子送到豫章书院?

因为孩子沉迷网络,整天只玩游戏,荒废学业,家长软硬兼施,各种方法用尽,一点效果都没有,只能花钱请人“管教”。

无路可走时突然有个机构宣称可以教育好孩子,治得了网瘾、厌学,甚至连叛逆、早恋等这些令家长头大的难题都可以“解决”,家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家长没时间教育,现在有个机构只要给钱,把孩子送进去,就能帮助把孩子教育的很听话:不再沉迷网络,好好学习。多省心、省事啊。

有些家长即使知道这些学校的教育方式,在歪曲的“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点下,默许以打骂的管教方式来矫正孩子的网瘾、厌学等问题。那些满怀希望把孩子送进豫章书院,期待孩子可以戒掉网瘾,开始埋头学业的家长,却不知道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关小屋、打龙鞭等残酷的对待。

网瘾戒断学校靠谱吗?

像豫章书院一样,很多网瘾戒断学校,其实和宣传的并不符,他们利用虚假的宣传来套路那些“单纯”的家长,很多家长满怀期待的花大价钱将孩子送进去,企图让孩子“变好”,甚至有些家长会无条件的支持学校的任何做法,殊不知,孩子在学校里面遭受的都是关小黑屋、毒打等残忍的对待。

B站有位亲历者写的文章,她指出,这些学校经常进行表演式拍摄,随时随地捕捉有利于他们宣传的瞬间,例如,节日时给学生的饭菜里加点肉,立马抓拍发到官网上,以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来欺骗家长。

有的学校会筛选部分“听话”的学生,在家长来的时候进行表演,营造一种学校教育很有成效的假象。

002.jpg

这很“感恩的心” | 图源湖北某特训学校网站

又如大家熟知的杨永信,临沂网戒中心创始人,2006年初,他对外宣称,自己创立了一套“心理+药物+物理+工娱”的网瘾治疗模式,即传说中的电击疗法。

003.jpg

图源|《重庆日报》

被虐待成这样,人的任何反抗能力都没有了。只要能终结痛苦,做什么都可以。所以,当杨永信问孩子:“这是惩罚还是治疗?”孩子一定会随他的意思说:“治疗。”

而在即将结束时,他又会问:“知道出去以后和父母怎么说,怎么做吗?”“知道。”孩子们呆呆的回答。

004.jpg

图片来源| 新闻调查

网戒中心有一间诊疗室被称作“13号室”,从“13号室”出来的孩子,见到父母,会和之前判若两人。之前飞扬跋扈,现在低眉顺眼;之前像个人,现在成了奴,各种哭诉和下跪。

这些孩子往往只是因为害怕再遭遇那些痛苦的电击创伤,生生的把自己逼成一个合格的“演员”。有些从13号室出来的孩子,不再和亲生父母联系,选择远走他乡,因为他们在电击中受到的危害远比网瘾本身要严重的多。

家有网瘾少年、少女怎么办?

005.jpg

有观点认为,网络依赖和药物或物质成瘾具有相似的发病机理(如奖赏系统的作用)和行为表现(耐受、戒断反应等),它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成瘾行为。即家长口中的网瘾少年、少女。

网络依赖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人们出现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

网络依赖者的心理特征

1.奖赏寻求增加

奖赏系统在成瘾的形成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与传统成瘾个体在奖赏寻求上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出奖赏寻求加、耐受性增强、戒断反应和躯体症状等临床特征。

2.冲动控制能力下降

成瘾的核心要素是人们对自身冲动控制能力的降低。有效的冲动控制能力会促使个体抑制自身的上网冲动,制止过度的网络使用,进而达到远离网络依赖的结果。网络依赖个体无法对上网冲动产生足够的控制力,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相反,他们容易被网络的某些特征吸引,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而反过来,上网产生的快感会进一步削弱网络依赖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然后去进一步追求网络所带来的快感。于是,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决策能力受损

决策过程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人们通常认为如果让网络依赖的个体注意到自身的上网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会帮助其走出困境。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网络依赖个体不去考虑过度沉溺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网络依赖的个体决策能力受损。在做决策时,他们不能很好地考虑现有的条件和结果,进而权衡利弊做出选择。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宁愿选择当前即刻能够满足的短哲快感,也不为长远的大的收益而等待。对网络依个体来说,上网行为可以迅速给他们带来快感和满足;相反,他们通常不选择为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等长远日标而努力。

网络依赖的治疗

对网络依赖的顶手段和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药物疗法

采用药物疗法的主要是部分临床精神科医生,他们倾向于将网络依赖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并尝试应用精神病药物对网络依赖进行干预

网络依赖的药物疗法在改善网络依赖症状和减少网络使用时间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这一治疗方式务必谨使用,临床医生应该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相关药物。

(二)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针对网络依赖的治疗方法。这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是最常用的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辨识危害,辨识由于不恰当网络应用所带来的成瘾症状;

尝试控制,如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网络应用时间等;

成功经验分享,与父母、同伴分享成功的经验;

改变对网络的认知,认识到网络的多面性,尝试去处理网络相关内容;

停止不恰当网络使用,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成行为并进行克制;

其他问题。如学会制订学业计划,去参加能抑制网络滥用的活动等。

(三)综合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大量的临床干预将其与多种干预手段相结合,包括其他类型的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物理治疗等。

由于目前对网络依赖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同时网络依赖常伴随其他精神症状。因此,当前在网络依赖的治疗手段上,主流的趋势是采取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为辅的干预措施[1]

网瘾、厌学叛逆......这些问题的背后,到底是家有“问题少年”,还是父母忽略孩子在寻找的最基础的情感需求?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还是具有原则个性?
不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要擦亮双眼,科学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避免豫章书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陆林主编.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7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