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心灵的伤痕
心理咨询专家认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伤痕,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灵上的。只不过身体上的伤痕是我们能都看得到的,而心灵上的伤痕却看不到,甚至很多时候都意识不到,但是,它的的确确地存在着,在不经意的时候,以它自己的方式用另一种表象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伤口,我们都要妥善地处置它,才能愈合。如果那些伤口继续存在,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和医治,日后会有很多后遗症。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些伤害、如何疗伤,才能更有力量重新站起来?
一、我们应当学习不再把手指指向别人,认为都是别人害我们变成今天的境况。心灵医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自我觉察”,了解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曾发生的事,并用现在的眼光去检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使一个人特别愤怒或过度受伤的“情绪过激”反应,通常与小时候的原生家庭有关。
人要学习用现在的、较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如果你的父亲曾对你很绝情,试着用新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会了解原来父亲也是不得已的,或是他只不过是不小心讲了一句话,对你的伤害却是那么真实、那么的深。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则很难从中跳脱出来。纵使父亲对你的伤害是有意的,心灵探索与医治也能减轻伤害,帮助你接受别人的缺点,学习设身处地,看到父亲那样做的理由,进而饶恕他。
孩子的承受力不够,遭遇一些事情时,有时会造成很深的伤害,但我们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当时的情况,伤口也就没那么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回顾心理历程很重要。
不管年龄大小,当心灵还柔弱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心灵上感受到的恐惧、不安全感、不被爱、不被在乎等等感受看作是他人故意伤害自己而为。而他人或许也只是,受限于他自己的能力,为了先稳定他自己的安全感,而做了对他自己有利的事而已,并不是有意识的去伤害你。
二、原生家庭的三个影响因素
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对于原生家庭至少要有下列一些基本的了解。
1. 内在誓言 每个人的心理按钮各不相同,有人怕不公平,有人则怕被冤枉,但也有人行事风格深受“内在誓言”的影响。“内在誓言”也可说是成长经验中的座右铭,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些理念,成为我们人生的最高指导原则。成长背景无形中灌输我们很多信念,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断影响着我们。“内在誓言”有其历史性的功能,曾在过去人生某个阶段中保护我们不致受到太大的伤害。
2.成长背景 一个从小看母亲总是用眼泪操纵父亲的小孩,长大后当他看见妻子掉眼泪时,立刻大发脾气,而不是去安慰她,因为那一刹那间,儿时的影像仿佛又重演,他的潜意识里,认定妻子就像母亲要控制父亲一样,其实这个妻子很无辜,她只是不小心触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钮。生活中有很多情况是因为我们把过去和现在混淆,以为过去的事情又再度发生了,其实,在你身边的人只是碰巧触发了你的心理按钮。
3. 一个总是害怕得不到注意的孩子,日后在人际关系上最敏感的,就是别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见。一旦觉得被忽视,就容易情绪过激,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三、自我防卫的三种型态
人际互动时,有三种自我防卫的型态。
第一种是“攻击型”,在人还没有指责他之前,先凶狠的指责别人,与每个人保持距离。用这种方法可以隐藏自己的软弱,不轻易被人刺伤,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因为他内心其实很需要爱,却用攻击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
第二种是“讨好型”,以“讨好人”来保护自己。这种人总是笑嘻嘻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语,主动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人就爱我”的内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人都爱他。但若是一直采用同一种方式面对问题而没有弹性时,就会出现状况。每个人应该不断成长,学习用更成熟的心态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三种是“隔离型”,既不攻击也不讨好别人,只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保持遥远距离,冷眼旁观。这里面有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电脑型”,凡事用逻辑分析,过度运用理性,以隔离感情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和别人互动,也不把心事告诉别人,似乎离群索居,很难与人深交。另外一种是“小丑型”,虽然表面上嘻皮笑脸,却从不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来,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与人心灵相契的喜乐。
四、写情绪日记能更了解自己
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及与他人之间的心理互动,尝试写“情绪日记”,仔细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会让你有情绪过激的反应,把这类事情记录下来,对于自己的成长、心理复建很有帮助。
五、倾听、接纳、了解
自问能不能成为那个有恩慈、多倾听、少论断的人。当我们能真正倾听、接纳、了解彼此时,便在其中获得医治。而这种心灵相契、具矫正性的情绪治疗经验,是心灵医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当我们用现在更大、更远、更成熟的眼光去检视昔日的伤痛,那些破坏的魔力才能消失、减少。多年前一个小孩所无法承受的苦痛,经过这些年来的学习及智慧的长进后,再重新面对,会比较有能力解决当时的困难。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情绪。
心理咨询专家提醒:当有人在你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疤,你应该记得感激他,是他让你明白了痛是什么滋味,同样也让你明白了,幸福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