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内在小孩,躲在角落里或哭泣或暴躁,你看见了吗
最近娱乐圈明星做父母的新闻频上热搜。如果孩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优势是经济条件优渥,但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些明星仅仅是想要孩子,甚至是想在30岁之前有孩子,因这个理由他们的孩子出生了。
以前的孩子和父母吵架,会说:你们为什么要生我?对这个问题,过去的父母还比较理直气壮,“因为我和你爸爸结婚了,结婚了就有了你。”虽然有些强横,却也挑出出毛病。现在的父母怎么回答呢?
“因为意外怀孕?因为我30岁前想要一个孩子?”可能很多父母觉得怎么和孩子讲为什么生他/她是件小事,对孩子没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件事很重要,这会打上了孩子一生的底色。
越是生命早期经历的事件,越容易形成人的核心信念,比如很早的时候被抛弃就容易得出结论:“我不配”,“我不行”,“我不安全”等自我判断,而且是根深蒂固的想法。
施琪嘉教授提到过一个例子,有一位男性来访者每次恋爱时间都不会很长。有时候是两个月,短的时候几周,最长的一次也不过是半年。当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因为我害怕被抛弃,每次当我跟别人发展出亲密关系时,就有一个声音说‘这个人要抛弃我了’。”
原来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他留在老家去南方打工了。当他5岁的时候父母才回家,而且带了一个两三岁的小妹妹。妹妹穿着漂亮的衣服,被精心打扮着,而他却穿的灰头土脸。他心里想,父母跟妹妹在外面一定生活的很好。过完年父母又要带妹妹去打工了,他一路追到村口拉着父母的衣服,要求父母也带他出去。在北方凛冽地寒风里,他的耳朵早就起了冻疮。但是父亲没有发现,还很粗暴的拧着他的耳朵让他回家。当时他的耳朵就裂了一大块。
这种深深的创伤记忆影响了他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
施琪嘉老师曾留学德国, 讲过一个留学中遇到的事情。有一位留学德国的同事脾气暴躁,一次大家相约去郊外野餐,这位同事和他的夫人路上迷了路,费了些周折找到了聚餐的地方。刚下车,这位丈夫就狠狠的打了夫人一拳,当时在场的人都很气愤,有三对夫妻甚至劝他们俩离婚。这位夫人也是个暴脾气,立马报警。如果不撤诉的话,这个打人的丈夫博士毕业答辩都会无法参加,无法毕业。
这位丈夫煲了一锅汤,找到了施老师,让施老师帮他送给妻子。这对夫妻就这样和好了。
施琪嘉老师后来总结,这种模式有个让人心酸的叫法,叫“不稳定的稳定”。就是你打我,我们就吵架,只有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的关系才是稳定的,这是不安全的安全。
施琪嘉教授的新书《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有很多生活中典型的案例和常见的现象,通过内在小孩这条线索拨开迷雾,让我们看到背后的原因和解决的思路。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来访者,内心力量很弱,生活和工作,包括情感都陷入了停滞状态。
有时他/她会把原因归咎于父母,归咎于原生家庭,有时又会懊恼自己太玻璃心,太脆弱,没办法成长。
当一个人成年以后要想疗愈过去的创伤,要想让自己的心理从停滞的状态进一步发展,一般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自己学习,自己觉察,自己通过创作活动,通过冥想、修行来自我疗愈。但这个途径需要一些天分和机缘,过程也很慢。
第二种途径是有一个人格特别完善又爱你的人陪伴你、滋养你,但这种概率也是小之又小。因为当一个人状态不好时,吸引到的人通常也是有一些相似的创伤,相似的心理问题的伴侣。很难碰到状态极其好的人能够爱上你,能够陪伴你,等待你成长。
第三个途径就是做心理咨询。即便是通过心理咨询这种方式来做个人成长,来疗愈曾经的创伤,也有很多的流派和具体的方法。去了解、去回应自己的内在小孩,用这种思路去疗愈过去的创伤,让自己的心理得到成长是比较好操作的一种思路。
什么是内在小孩呢?施琪嘉教授说:“根据多年对人格障碍病人进行治疗的经验,我发现很多人的消极自我实际上来自童年,我们称这种消极自我为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孩子的状态,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随着我们年龄增长而消失,相反他会永远像一个孩子一样躲在我们内心的角落里。--《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这个躲在角落里的内在小孩,有时会哭泣,有时会暴躁,有时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你需要看见自己内在小孩的需要,看到它需要爱,需要陪伴,它才会安静下来。
01.回应内在小孩的需要
生活中很多的不舒服都是因缺乏对内在小孩的回应。
比如很多人都喜欢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就是产生嫉妒心理,甚至到了40多岁,50多岁还会有这种心理。这种情况有一部分是源自于原生家庭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孩子内心里会暗生对男性的嫉妒,对男性产生敌意,慢慢地有可能泛化为对任何人的嫉妒。重男轻女的家庭当中,女孩内心是缺少一部分对于自己身为女孩而获得的认可和喜爱,总有一种不被满足的爱的需要。
这时内在的小孩就是一个缺爱的孩子,反之,小时候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爱,就会让孩子变得比较温和、友善、友好。
内在小孩还需要被共情,共情内在小孩的感受,让它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如恐惧感、羞耻感、被抛弃感、空虚感和哀伤感。
02.共情负面的感受
共情的前提是理解。很多感受因为是负面的,你会有意无意地去隐藏它,比如羞耻感、被抛弃感。
被隐藏起来的羞耻感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胆小怕事,还常常表现出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弱。
缺乏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讲话有错,觉得自己做不好,做不到,做不对,总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遇事往后缩,无法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孩子成长中不断地被拒绝,遭否定,会变得不敢表达需求,不敢反抗,变得唯唯诺诺。长大之后也会胆小怕事,缺乏反抗精神和自我防御能力。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羞耻感。当你觉察到自己缺乏自信,自己总是胆小怕事,可以试着去安抚自己内在的那个有羞耻感的小孩,告诉它“我是好的”,“我可以的”。
这些对自己最基本的评价,涉及到的是自己的价值信念。
告别自己内在小孩被摧毁的价值信念,,不再否定自己。
03.告别被摧毁的价值信念
告别这些负面的价值信念,比如“我不行”、“我不好”、“我不配”、“我不被喜欢”,首先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
比如“我不行”的内在小孩来自父母的贬低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贬低和训斥孩子,父母经常说:“你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总是不努力”“你怎么总是比邻居老王家的孩子要差”。孩子在父母那里几乎听不到赞美之词,也得不到欣赏的眼光。
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来自于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有些人在潜意识中觉得:父母没有夸奖过我,我凭什么夸你呢?
如果能理解“我不行”的信念,它的形成是一种对父母言行的误解,与它告别也会更轻松一些,更决绝一些。
当内在小孩再一次觉得“我不行”时,试着安抚它,鼓励它“你可以”。
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途径有很多,用内在小孩这个线索去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是一条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方法。
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舒服的情境,用内在小孩的思路,问问自己背后的需要是什么?有没有压抑一些情绪?是否对自己有一些负面的评价?带着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在生活中实践,你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走一趟内在疗愈的历程,活出强大、自信、内在安稳的自己,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