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心与理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我对“心理”二字的理解是,心――用心,理――梳理,合起来就是用心去梳理。在独处时,我对心理二字的理解是,心――修心,理――理论,合起来就是修心与学习理论知识并重,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理论素养。
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正因为它的神秘,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探索精神的有识之士,在这条无尽的长路上攀援.可以说人类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起初停留于哲学思考与推断,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笼统的概括,以及人类面对大自然无力与无奈进而用神灵与迷信去指引人的精神世界.记得有位老师说,我敬畏那些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的人,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而且人的精神世界千变万化,想找到事实证据来说话是很难的.
1856年在欧洲出生一位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巨匠―――弗洛伊德.他开创了精神分析学说,让人类对人的精神及心理的探索逐渐从哲学中分离,让人类对精神及心理从神灵迷信中解脱.为开启新的一门学科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100多年出了不少大师级的心理学家,也现了不少研究心理学的流派,现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成了一个新兴的职业.尽管心理学它很年轻,但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它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
现在考取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人很多,但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不多,立志在心理工作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人很多,但能坚持走下去,最后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不多.为什么这样古老而又极巨生命力的一门学科,在今天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就目前为止,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成型技术不下于20种,可真正让人信孚的四海之内皆为真理的几乎没有,同样的技术,不同的人使用其结果也是大截然不同,甚至伤人害己.有的产生职业倦怠,甚至有的人认为至从学了心理学自己就掉进了痛苦的深渊.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心理学的理论也仅仅让人们看到了冰山一角,各位大师们也只发现和阐述了一个侧面,还有待去全面发现与整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成型技术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在应用中加以修正,这是从心理学的理论与实用技上来说的.
二是,需要从心理咨询职业中咨询师本身查找原因.心理学家阿裴尔(Appell)说:"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心理学家科里(Corey)说:"咨询师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作为一个人的你自己。作为咨询师,我们带领开放者探索的深度,不会超过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探索。"咨询师无论作为资源还是工具,这个资源是不是来访者所需要的?这个工具是不是能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肯定与否定的回答对来访者来说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对咨询师来说也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理论和实用技术是大师级人物探讨的问题,在这儿我不想夜郎自大,我作为一名咨询师,我仅想谈谈在咨询中作为资源与工具的咨询师.
有人把心理咨询师叫做感情骗子,用其看起来真诚的情感,听起来顺耳的话语,骗走了咨客的真金白银;也有人把咨询师看成心灵的开锁匠,是一个高尚光鲜亮丽的职业;还有人认为咨询师就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个比喻,一句话能形象表述的.这些说法也仅限于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外行人所说.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其工作范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
一方面是发展咨询,心理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意见,给出相应的帮助。让来访者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这是大多数从业咨询师都能做好,也是最愿意处理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感性的走进来访者者的世界,体验来访者的一切感受,冷静而理性的探索其存在的问题,找出根源,并协助来访者一起去面对问题,用心,用真情去陪伴来访者成长,直到来访者康复.心理治疗不是任何一名咨询师都能处理,也不是心理咨询师主观努力就能完全处理好的,也是咨询师最用心,费神的事.
从心理咨询中治疗的角度来看,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人们想象那样是感情的骗子或是心灵的开锁匠.心理咨询师在治疗的每一分钟里,付出是货真从实的高端的情感和情绪,接受的是负面信息,体会的是来访者的负面情绪,还得适时抽身,否则会自陷其中无法自拔.这要求咨询师既要感性的与来访者打成一片,又要理性的抽身以旁观者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更坚难的是陪伴来访者成长.
我们可以从一个咨询师自杀前的遗书中看一看这种痛苦,“我是一个凡人,平常看到电影里一些悲伤的镜头也会落泪,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伤悲?半年来,我真的不开心。这个女人已经影响到我”。我无法走出来,无法摆脱,....也许这种选择是我最好的归宿.”也许这就是至从学了心理学自己就掉进了痛苦的深渊,看不到尽头那些人的真实内心。
由于工作原因,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面及负面信息是大多数人的N多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职业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高危人群!也不怪一些人片面的认为心理咨询师都有心理疾病.双面人是咨询师的生存常态,如果咨询师不能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建立稳固的平衡,那么咨询师真的就有心理疾病了.
那么.心理咨询师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先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呢?
我想那就是自我修练,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个人成长,个人成长是每位咨询师的必修课程,也是每位咨询师成为咨询高手的必经之路。在正式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把自己看清,把自己定性.在理性方面,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坚不可攻,牢不可破的理性自己,在感性方面,认清自己的情感需求,清晰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自己的情感处理方式.整合理性与感性让身心处于和谐统平衡的状态.做到随时能有清晰的心理定位,这样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心理咨询师本身遭受负面情绪影响的机率了!
精神分析学说建立的过程中,有三个人[医生布鲁尔(Josef Breuer)患者假名安娜.欧(Anna O)真名(Bertha Papenheim) 心理医生弗洛依德]标榜在册。有一位医生约瑟夫.布鲁尔(Josef Breuer)对一位女性患者假名安娜.欧(Anna O)真名(Bertha Papenheim)进行治疗时,安娜.欧(Anna O)发生了移情,布鲁尔不得仓促放弃治疗.可弗洛依德却利用这种关系了解症结,运用于治疗.二者对患者不同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医生布鲁尔在治疗中对自我的界定不清晰而弗洛依德却很清晰,弗洛依德的实践也告诉了咨询师一个重要的信息―――清晰的心理定位有助于保护咨询师和患者.
清晰的心理定位,源自于咨询师个人的心性修练与自我成长。这不是考个证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也不一蹴而就的事.心理咨询师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成长的职业,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执业经验、体验,不断强化职业的内在动机,以助人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把帮助人作为自己的一种重要需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在加强理论学习和自身修练的同时,需要认真对待每次工作,在咨询过程中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背后的根源,不断的总结经验。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艺术”的工作,需要科学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问题的本质,同时又是对人的工作,那就需要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让人在咨询过程中享受快乐与美的感受,这就要求咨询师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个人修为。这也决定了咨询师的人生就像大海逆风行船,虽无限开阔,但需要无止尽的付出,充满艰辛和挑战。没有那个职业象心理咨询师一样,在生命的全程只绽放正面能量,去陪伴来访者,去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也没有哪个角色能像心理咨询师那样,用真心、真情投入到咨询关系中,从灵魂的深处温暖他人。
咨询师也是人,要在了解到的社会黑暗面及负面信息是大多数人的N多倍情况下保持身心统一,心态积极。清理和删除负性情绪是心理咨询师定期必做的功课,总结与学习是咨询师一生的追求。修练与成长,是这个群体的属性,也是永恒的话题!
可我们的有咨询师认为个人成长就是学习理论和在咨询中总结经验,在成长小组中成长就是渲泄负面情绪,寻找安慰,求得认同,享受包容与理解,而不在小组中不断内省自己,充分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成长中忘记了最重要的事――――修心。也许这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一个初级阶段,但愿不是咨询师自我成长和小组成长的始终。
大道无形,任何学习和修心都是潜移默化,逐步渗透的,渐变生质变,改变促成长。急不得也停不得,咨询师的成长更也是如此。学习是有形的可以用量化考核,修心是无形的是很难量化考评的,但心理工作重中之重是那个“心”而后才是“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偏废,别形而上学的学习理论与技术,忘记修心,那可就舍本逐末了。
有句话说的好,一纸为证,用心为师,心理咨询师重在修心!修心不好何以为用?无心可用以何去理?不能用心去梳理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