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

精神分析关于自杀行为的部分观点

2015-04-17
1241 0

1. 结合《哀伤与抑郁》和《超越快乐原则》两篇文献阐述,经典精神分(弗洛伊德)关于自杀有这样的主张:没有一个自杀者是真的想死的,所有的尝试都是由指向另一个人的攻击冲动潜意识发动的。

2. 尝试自杀的人与实现自杀的人之间的区别:前者多是年轻人和女性,是对某些直接情绪袭击的反应,并不一定真的希望死去;后者则往往是老年人和男性,更多受到孤独、工作失意、酗酒、疾病及长期适应不良的模式的困扰。

3. 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当原始夸大自体遭受强烈的冒犯导致自恋性暴怒,就会发生这种自杀式的攻击。

4. 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不屈不挠,极具适应性和创造性,对任何接触他们并希望他们发挥自体作用的自体,他们都准备并愿意这么做。他们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反应性的。这些人在心理上极其善变,能迅速直觉到身边任何人的自恋需要。无论是谁和他们在一起,也无论是谁在心力投注在他们身上,他们都能感觉到如何地去回报以对方想要看到的意象。

对于情绪沮丧的母亲来说,他们是神入的、无限宽容的治疗师;对于野心勃勃的父亲来说,他们是勤奋刻苦学业成功的好学生;对于导师来说,他们是门徒;对于足球教练来说,他们是专注的运动员。...

但是他们也被慢性抑郁所困扰,无节制地沉溺于获得赞扬和崇拜,同时以严厉无情的完美标准要求自己。Reiser认为他们的慢性抑郁不是来自他们不能爱,因为这些青年不仅能够爱,而且还爱的很深。他们的慢性抑郁来自不能把他们细致的神入转向自己的内部。尽管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真实性和意义具有高度适应性,但是对自己的情绪却不可思议地忽略甚至嘲笑。他们看上去只在反映其他人的要求时才处于最佳的状态。这些青年常常看上去无法在其自身稳定的自体客体关系中找到安慰和平静。

相反,他们在一个又一个关系中强迫性地沉溺于将自己作为自体客体,直到他们筋疲力尽,被危险地触怒,极度沮丧。当这种耗竭同时伴随重大的自恋失败(这些青年具有严厉无情的完美主义),我们就会看到其自体的痛苦崩溃,一种深不可测的孤独、痛苦和受难的经验。正是在此时,这些青年似乎被驱使夺走自己的生命。

5. Kay从创伤性去理想化角度描述并理解一种特殊类型的自杀行为。正如理想化是一个正常人发展的成分一样,去理想化也是如此。儿童形成现实能力以评估他人,与他人发生关系,他通过学校和青少年岁月,获得了日益复杂然而较为精确地关于其父母的图景。

在某种程度上,去理想化通过使得儿童同时看到其父母的缺点和优点,从而促进去理想化过程。然而,在那些为了自身的自尊要求其孩子将他们视为没有任何瑕疵的父母来说,这种过程显然是不允许的。那么儿童的去理想化过程就正如术语名称所暗示的那样很可能是充满创伤性的体验。能够经受得住这种创伤的儿童,这种事件往往留给个体空虚、困惑、茫然的感受,有时还有分裂的感受。而未能够经受得住的儿童可能就会走向自杀。

6. 在自杀中,毁灭自体的正是自恋暴怒,凶残的暴怒倾向转变成自杀的驱动力。即患者需要通过坚持毁灭,结束无法忍受的无助状态。

7. 科胡特指出,自杀行为可能是绝望的一种表达,这种绝望是由持续的自体客体经验丧失引起的。

8. 伴随妒忌和羞愧的严重边缘状态的自恋伤害、依恋的丧失、自我肯定的受抑制常常是自杀的沉淀剂。

9. 自体内聚性处于脆弱状态的患者比起具有牢固自体内聚性的患者,更易受到自体客体丧失或自恋受辱的侵害。脆弱的自体为了其自信而以自恋暴怒作为反应,因为他们并不拥有受其支配的自动复原机制。

10. 缺少自体客体经验因此可以导致一种极端无助、分裂和自恋暴怒的状态。自杀行为是唤起自体客体的反应、经验自身的效能和调节自体状态的最后尝试的结果。

11. 在原始夸大的幻想中,身体与个人世界可能会被毁灭,在此行动中,人自身的力量感到被拯救。

12. 总体来说,“自杀行为当然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获得拯救的努力,但是也是患者需要经验自己是胜任和效能的表现。”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