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红军
楚红军 10131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关 注
(七)丛中:从业25年,接待上万个案后,我发现来访者的症状是这样消失的
转载文章

(七)丛中:从业25年,接待上万个案后,我发现来访者的症状是这样消失的

2022-05-23
1567 7
​ ……不要强行追求自己属于哪个疗法、 哪个门派,而应考虑如何使来访者的疗效(利益)最大化。



2005年,我去法国访问一个儿童心理康复中心,发现那里的儿童年龄不一,病种不同,十来个孩子由一个女治疗师带着,做泥塑、绘画和运动等治疗。




我当时就问那个女治疗师:




不同的儿童,患有不同的精神障碍,而你用的却是同一种治疗方法,这样做能有效吗?




你是否设计有针对不同儿童或病种的心理治疗实施方案呢?




如果有的话,是否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疗效呢?




这位女治疗师回答说:




我们没有单独针对某个儿童或病人的治疗方案,其实,别管这些孩子的疾病类型或症状有多么的不同,其实,他们的共同问题是没有发展出正常健康的心理功能。




我们现在带领孩子们所做的这些操作,不是针对某种疾病或症状的,而是促进其心理功能发展与完善的,只要他们的心理发展了,功能完善了,所有的症状都会减轻,甚至是消失。




这位女治疗师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过去的临床工作,像所有的精神科医生那样,往往是都是“以病为中心”,首先给病人进行现象学诊断,然后就是诊断开药;




后来,我学习心理治疗之后,我的观念开始变得“以病人为中心”、“以来访者为中心”,以来访者为主体,治疗师只是一个隐蔽的主导者。




这充分体现了来访者的主体地位。




但是,医生的职责似乎应该是以“治病”为首要任务,心理治疗师似乎应该是帮助病人解决其心理问题、治愈其心理疾病,比如,如何帮助失眠症的病人解决其睡眠问题,如何帮助进食障碍的病人解决其厌食或贪食问题等。




病人总是说“我不要什么”,却说不清楚“我要什么”,病人忙着与症状作对抗,却忘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该如何发展。




现在想来,治疗师的这些操作都还是属于“疾病取向”或“问题取向”的心理治疗。




“上医治未病”,这个预防医学的概念,要比“治已病”高明了很多。但是,无论是治“未病”还是“已病”,医生总是以病为中心,紧紧围着“疾病”转来转去,而很少考虑病人的健康发展的问题。




病人是抱着病来找医生的,病人的“病”,往往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其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时,如果医生也跟病人一样地去纠缠“已病”或“未病”,跟“病”去纠缠,谈“病”治“病”,往往会与病人一起陷入了“病”的泥潭,最终经常是难以奏效的,甚至是越治越重。




我们可以幽默地说,病人有“病”,其实,医生如果跟病人一样也去盯着“病”不放的话,这个医生病得跟病人一样严重!








图片




现在想来,医生在帮助病人的时候,治疗的起点或许是在治疗“疾病”,而治疗的终点,则不应该受到“疾病”的局限,而应该是带领病人走向心理健康这个终极目标。




老百姓都知道:“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其中的“有病治病”包含“已病”与“未病”,都还是以“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但是“没病强身”,则摆脱了“疾病取向”的局限性,体现了“健康促进”的科学理念。




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当年是一个神经内科医生,他所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重视早年心理创伤对疾病的作用与影响,其治疗方法也特别重视对创伤的治疗与处理。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弗洛伊德也是以病为中心的模式和采取了疾病取向的,因此,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了“病”的局限。




心理治疗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消除心理疾病,更是为了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只有心理健康,才是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只有坚持心理健康这个终极目标,坚持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积极推动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做心理健康促进的工作,心理治疗才能获得根本的疗效。




这样的心理治疗,才能彰显出治疗师对来访者的人文关怀。




- END-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7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