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

抑郁症相关知识介绍

2015-04-22
1148 1

何谓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是一种以明显的情绪低落和(或)兴趣减退、没有愉快感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症状持续2周以上;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不是由脑部疾病或饮酒、吸毒引起的。

抑郁症的临床特征

有9个特征

1、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证明,一个是主观表达(如感到空虚、无助、悲伤等),另一个是别人的观察(爱哭泣等);青少年表现为情绪的莫名急躁;

2、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内,对所有的事情或者几乎所有的事务明显感觉兴趣不大或者不感兴趣,几乎每天如此(通过自己的主观表达,和别人的感受得到证明);

3、没有节食却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的体重变化超过5%),或食欲增加,或食欲降低,几乎每天如此;

4、入睡困难、睡得不深、多梦、早醒或者嗜睡,几乎每天如此;

5、激动不安,或者反应迟钝,几乎每天如此(通过自己的主观表达,和别人的感受得到证明);

6、疲劳或者无精打采,几乎每天都如此;

7、感觉自己或者环境一无是处,或是感觉过多 的、不恰当的内疚,几乎每天如此,不仅仅是因为生病而自责或者内疚;

8、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或者犹豫不决,几乎每天如此(通过自己的主观表达,和别人的感受得到证明);

9、反复想到死(不仅是对死亡存在恐惧),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而没有明确计划,或试图自杀,或有明确的自杀计划。

抑郁症的发病情况

20世纪90年代,WHO组织全球5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对综合医疗机构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进行调查,中国上海也参加了该项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6969例综合内科门诊患者中,抑郁障碍患病率居首位,其中抑郁症和心境恶劣患病率分别为10.4%和2.1%;中国上海分别为4.0%和0.6%。

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因素

1、性别: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2倍;

2、年龄:除发年龄在21~50岁,21~25岁和41~50岁为两个高峰年龄段;

3、学历:学历越高,发病率也高;

4、婚姻状况:抑郁症的患病率以分居和离婚者高;

5、家族史: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危险度为没有家族史的1.5~3倍

6、性格特征:有缺乏活力、不安全感、内向性、缺乏自信、依赖性强等性格的人易患抑郁症

7、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8、童年经历:11岁前失去双亲是患抑郁症的一个危险因素;生活在恐怖的、敌对的及充满焦虑抑郁等情绪环境的家庭的儿童,成人后 患抑郁症

9、心理压力:抑郁症发病前,发生精神刺激的比例明显增高,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在生活事件及躯体疾病情况下产生抑郁症

10、亲密伙伴关系的缺乏:亲密异性关系缺乏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如果女性没有亲密伙伴关系,尤其是没有丈夫或男友,发生重大生活事件或重大困难是其他人的4倍

11、产后:产后6个月是抑郁症的高危期

抑郁症的就诊及识别

抑郁症也可表现以“躯体”症状形式出现:

抑郁障碍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 ——98%; 疲 乏——83% 心血管症状——25%

胸部缩窄感 ——75%; 便 秘——67% 体重减轻 ——63%;头痛——42% 颈背部疼痛——42%;胃纳失常——71% 胃肠症 ——36%;

症状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涉及全身各系统:

胃肠症状(恶心、呕吐);心血管症状(心慌、早搏、心动过缓、心前区疼痛); 皮肤和运动系统症状(脱发、瘙痒、运动迟缓)等

抑郁症的诊断

一、症状标准:以情绪低落为主,与其环境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僵住;并至少以下中的4条: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动作、行为迟缓或紧张、焦虑及易发脾气;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思考问题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滋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二、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三、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四、排除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抑郁及酒、毒品成瘾或其他物质成瘾所致的抑郁.

抑郁症的分类

1、轻度抑郁症

抑郁情绪程度较轻,一般只诉述情绪较以前低沉,在一天之内,情绪虽然会有所波动,但是傍晚时的 心情比上午更坏些,在外表看来,这种病人情绪不一定沮丧,行动也不缓慢。精力及兴致较差,睡眠不好,难以入睡或半夜常醒,随之而来的是清晨沉睡,而往往没有早醒。通常没有食欲不佳、体重减轻和性欲减退。对工作、学习、家务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能力影响也较轻。

2、中度抑郁症

具备抑郁症的大部分症状,并对社会功能,包括工作、学习、家务和人际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

3、重度抑郁症

具备抑郁症的几乎所有症状,而且程度更严重;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出现严重消极观念或行为;极度严重者可出现“抑郁性木僵”,病人缺乏任何自主行为和要求,动作、行为极度缓慢,经常呆坐不动或卧床不起,缄默不语;社会功能,包括工作、学习、家务和人际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抑郁症的分类

1、激越型抑郁症激越是一种坐立不安的情况,病人自己体验到神情紧张、无法松弛、焦虑不安,难以自制;该类型抑郁患者显得手足无措,坐立不安,轻者搓掌顿足,徘徊踱步,重者无法静坐,不停地走来走去,扯抓头发、皮肤、衣物或其他物品,阵阵诉苦或喊叫,片刻不得安宁;多伴有心悸、口干、手脚出汗、消化不良等躯体症状。

2、迟钝型抑郁症

这类抑郁病人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钝表现,如:言语迟缓,思维迟钝,回答问题前有过多的踌躇和犹豫不决,说话声音低,语量显著减少或缄默,动作缓慢和减少,明显的疲乏无力和精力不足。

3、隐匿型抑郁症

该类病人情绪低落不明显,但表现为兴致缺失、精力减退与能力减退;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症状,如广泛的或指定部位的疼痛感,疑病症状及功能性身心紊乱,这些症状的出现常导致诊断的困难,因为可与真正的器质性病变并存,而其抑郁症状反而隐匿不露;本病约占全部抑郁症的1/10~1/5,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多。

4、更年期抑郁症首次发病于更年期,男性为50~60岁,女性为45~55岁,以女性多见,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主要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昏、头痛、乏力、失眠、烦躁等,而后出现各种躯体主诉,如: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口干、便秘、腹泻、腹胀、心慌、气急、血压改变等;典型病例则表现为明显抑郁,同时具有焦虑紧张等症状,病人用悲观消极德心情回忆往事,对比现在,忧郁将来;有些病人有疑病妄想,认为自己内脏已经腐乱,骨骼断裂,血液枯竭,生了绝症,无药可救;有些病人表现为虚无妄想,人格解体,认为周围一切都变得虚无飘渺,无法捉摸,自己也只剩下有形无实的一具躯壳。

内科疾病与抑郁的关系

一、抑郁与躯体疾病的关系

躯体疾病掩盖了抑郁症状:以疼痛为突出症状的躯体疾病中,2/3有抑郁,1/3达到抑郁症的程度;抑郁症状是躯体疾病的心理反应:如患绝症后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甚至出现持久的抑郁抑郁对躯体疾病的影响:有25%的抑郁先于躯体疾病,抑郁症状在内科疾病中常不被重视。

二、帕金森病与抑郁

40%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女性比男性高;抑郁症状的特点:表现为苦闷、对前途悲观、易发脾气、悲伤及自杀想法,而很少有内疚、自责、失败感及被惩罚感,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也较高。

三、脑中风与抑郁

住院的脑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0%;门诊患者为30%;脑中风伴发抑郁的分两类:1、轻度抑郁表现为悲伤、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兴趣减退、思虑过度、有时易发脾气等;2、重度抑郁表现为紧张焦虑、早醒、兴趣丧失、思维迟缓、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有频死或绝望感及自杀意念等。

四、心血管疾病与抑郁

很多心脏疾病伴有抑郁症状( 65%);有抑郁症状的心肌梗塞患者功能恢复困难或延迟恢复时间;有抑郁症状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

五、癌症与抑郁

至少有25%的住院癌症患者伴有抑郁;癌症的死亡率与抑郁情绪有明确关系;

癌症与抑郁相互影响:

1、长期抑郁是致癌的主要因素;

2、抑郁情绪与癌症的发展速度有关,有焦虑抑郁

等消极情绪患者生存期比预期要短;

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孤独、双亲丧失、悲观、疼

痛、社会经济压力等)是抑郁的重要原因。

抑郁症的预防方法

1、多运动:跑步、转圈、疾走、游泳等运动是化解不良心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晒太阳:著名精神病专家缪勒指出,阳光可改善抑郁症病人的病情,多晒太阳能振奋精神;

3、赏花草:花草的颜色与气味有调节人情绪的作用;

4、听音乐:音乐可促进大脑产生更多的内啡肽,以镇静安神,但要注意选择;

5、观山水:青山绿水,莺歌燕舞,会将你置于美好的氛围中,心情自然会好转,获得“宠辱皆忘,其喜洋洋则矣”的效果;

自我摆脱抑郁方法

1、抑郁常因惰性而起,行动则是它的克星。因此,需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心理学家认为:“你做得越少,你就越做得更少。”患者应订出每天的行动计划,从起床到熄灯。

2、以利他主义精神给人以帮助,是治疗精神抑郁的良好方式。你应对自己说:“我能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我不是无价值的人。”与人隔绝、离群索居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因此,人际交往是自我痊愈的重要因素。

3、要安排一些高兴欢乐的事情,把愉快的活动列入日程。如访友聊天,或参加野餐、文娱活动,看电影、听音乐会等。

4、要经常锻炼。医学家认为,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增进安宁幸福意识,松弛精神,提高精力。

5、患季节性抑郁症者,要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这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1人已赞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