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时常emo,因为你周边有太多被害妄想症、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个志愿者OH心理卡牌游戏的活动。当时报名的时候,我在想,和我一起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人群,一定是高知群体,要么也是从事心理行业的,并且是一群很纯粹的人群吧。
即使参加游戏的路途再遥远,但是我每周都会做几件治愈自己的事情,比如:懈逅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趣的团队、去懈逅纯粹……因为,这是最快治愈、温暖自己的方式。
图为我参加OH卡牌的游戏照,其它活动小伙伴已经打上马塞克,左边白衣服的是我
晚到了半小时的活动现场,但还是不影响我感受这场纯粹的洗礼。可惜我只猜对了一半,高知、纯粹绝对没有错,但是似乎除了我这个中年人,全是清一色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个团队中,没有人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我这个即将步入中年的老太婆。大家自顾自的思索着卡牌的奥秘,欢声笑语。即使近40度的天气,我骑着电动车近2小时依然感受到了那份童真的快乐。这份快乐,不是我用6元去花钱买到的雪顶咖啡,也不是我用300元一年缴纳的某号认证,更不是我心心念念存了几个月的钱想去看极光的心愿……
也许,纯粹和童真这四个字,也只能发生在年轻的、高知的大学生的身上了。走出社会,你看到的可能更多是成年人的人人自畏的恐慌、猜忌、被害妄想与太多把自己当回事的人……
游戏结束后,我所幸加入了某些个不知名的协会、社工机构,因为听说可以给留守儿童进行公益的心理援助,本以为公益的机构、公益的团队里的人也如这些大学生这般,爱心与无私。
但当听说我们可以提供公益心理援助的时候,对方甚是欢喜,各种热情。但是因为在看了我的简介后,和我聊后的几个小时,自己也自称是考了证的心理咨询师,突然发病般来一句:“你不会是要来我们这卖广告,拉客户的吧?”
我当场有点震惊,我一个15万粉丝的心理博主,按秒钟收费,我需要去靠拉一个不知名的机构,就靠那群里几十号人来关注我吗?还是说靠留守儿童付费找我咨询呢?
第一时间,我选择了退出。因为我觉得有些人、有些机构真不配。虽然他们打着爱的名义,但是这种被害妄想症的理念,自己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表面上做着公益,心里却满是创伤和自我和对他人的PUA。也许,他们是遇见过各式各样的人群,但是不代表,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们内心的曾经创伤的呈现,很多时候,其实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温和沟通的,但是他们偏偏选择了恐慌和质疑。
这不是最打紧的,像我作为一名地面的公益志愿者,我也常常会去通过SEO百度算法排名去搜索一些当地的社工机构或者协会,入驻他们的最直观的原因,就是我想体验生活,从而给我的粉丝以及来访者带来更多有血有肉的故事。
我记得我曾加入过某些协会,有的协会的带头人,非常自负地在大会上说:“看,都有XX搜索到我们协会了,证明我们的协会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然后还要特意强调一句地说:“其实我们协会,只有你是慕名而来的,你是和大家不一样的。你不觉得你很特别吗?”
我心里不惊地发笑,她是想要表达,他们的协会是非常威名远播还是觉得自己的影响力非常强呢?在他们只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不足10篇,点击率不足50,粉丝不足100,没有私域和公域流量的地方,说被我搜索到,是自己影响力很大。我在想,是现在的人对自己的定位太过于自视甚高还是对市场,对互联网的盲知呢?我搜索他们真的不是因为是随意搜索或者真的他们影响力有多大,我平时都会关注上千个相关的群体公众号,浏览页面都有几百条,所以说是影响大被搜索到,我真的觉得有种皇帝的新装的感觉。
相反,在那些高知的大学生的群体中,我恰恰看不到这么多浮夸的戏精。高知的人群中,他们只关注的是自己和当下,而不是自我的盲知。当然,我要表达的只是我所接触的影响不太好的一两个协会和机构。大多数的协会、机构和认知的群体、团队还是非常优秀的。
像有的时候,我也会遇见各种各样奇葩的来访者,面对就是有时候免费的公益咨询,还有来访者强烈要求我工作室的老师出示相关资质证书,这还不打紧,还在问会不会被骗?
我都差点晕过去,我一没有让你填任何的信息,二也没有收你任何过多的费用,我都不知道能骗你什么?
更有的来访者直接来一句:你做心理咨询让我不满意能不能退款?你能不能免费给我做心理咨询?
我想说,那什么才叫满意呢?如果说你对满意的定义是你做完咨询后不想支付费用然后来一句不满意,或者说你说你欠了200万,咨询后我不能让你立马拥有200万这叫不满意的话,我真的没有办法让你满意。因为心理咨询真的不是让你爽,也不是让你有一种一朝天子的感觉,更不是算命。我们只是通过专业的技术给予你内心的支撑和倾诉。你拿满意和我说事,我真的很无奈。一般这样开始都不信任我们的来访者,我从来不接。
而真正包你满意、包你达到某个目的的心理机构或个人,敢这样和你承诺的,我想告诉你,80%真的是骗子。因为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技术或疗效叫绝对!
还有免费给来访者做咨询,我在想,我的时间为什么要免费献给你?除了我们有公益的咨询日你不来,你偏要把收费的服务变为免费,那你去买个宝马的车,LV的包,你去打工赚钱你也和别人谈免费和义务吗?
我常常在想,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学,相对来说不太会自我emo的人,我可能都会偶尔被气到无语,去想想,在我身旁,有太多的来访者、中青年人,面对职场,面对陌生人、面对合作伙伴,也会有更多数不甚数,甚至事件比这还恶劣的人和机构,让他们无语到崩溃。
所以,你的崩溃怎么来?你的emo时常犯,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你的问题。是在这个利欲薰心的社会、人心浮躁静不下来的时刻,人人诚惶诚恐,要么自负,要么自卑,要么焦虑,因为受过一两次的欺骗或伤害,就感觉全天下的人都负他/她。
所以这个社会你会发现emo的人群越来越多,抑郁症这个词都成了热搜。为什么?
因为世人都在传播焦虑和无知。人越无知越焦虑,越传播焦虑,越制造emo,你去看真正高知的人,会这样质疑别人?即使有质疑,说出话的也是温和与让人舒适的。
我们常说,一个人修养、认知越高,越活得像个童真快乐的孩子。一个人越焦虑越无知,越活得像个登徒子。所以,如果此刻,你也时常emo中,你要觉查,那份感觉,可能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你的圈子、你的人脉要换换了。
多和年轻的大学生、高知人群接触,你会发现,可能一片树叶都有可能治愈到你。而不是像个受惊的马在狂风中凌乱撕吼。
这个世界的人类,是需要反诈骗的能力。但是不要因为过度害怕、焦虑而成了被害妄想症或太把自己当回事。就像很多女性看完《消失的她》就开始和对象闹分手,什么一句:闺蜜才是终身的伴侣,然后走向两个极端。谁能保证你的闺蜜就是人畜无害的?也凭什么就非要认为没有钱的男人和有钱的女人在一起,人家就不幸福,就一定会被害呢?
心理学的机制,是凡事可以包容万象,去有觉察的能力,有反思的能力,但不是有绝对化的被害妄想、有绝对化的唯吾独尊的概念。不然,你真的,只配一辈子活在emo和制造emo中。
人与人之间,就算世界再有过混浊,也不代表这个世界就是混浊的。也应该彼此多一份信任、理解、多一份宽容,有一份警觉之心就好,而不是把这份警觉之心,放大夸张到十倍、百倍。
不然,未来的人类,都会有越来越敏感和焦虑的人际关系,和严重的信任危机!
让你永远处在思维底层的,往往不是因为你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信任危机和被害妄想症以及自负过重!
作者笔名:红衫倩影(心理咨询师红老师)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