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原创
是孩子太自私?还是我们太虚伪?
2023-12-21
6970
2
以前看过一个案例,有个妈妈讲自己的女儿: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那天她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我想给你个惊喜。”我忙问:“什么惊喜呀?这么神秘?”“我给你带了一块巧克力。”我听了很高兴,连连夸她懂事了。岂料这时她接着说:“这是老师发给我们的奖励。我一共得了两块巧克力。一块是‘德芙’的,一块是‘金丝猴’的。我本打算都留给妈妈的,可我看着那块‘德芙’特别想吃。我忍了又忍,可馋虫上来了,没办法只好吃了‘德芙’,现在只剩下那块‘金丝猴’的了。”我看着那块“金丝猴”也颇觉安慰,虽然好的没了,破的也是女儿的一番心意呀,于是我说:“没事的,只要女儿想到妈妈了,妈妈就高兴。”
女儿见我这么说,就乐了,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不爱吃‘金丝猴’的巧克力才留给你的,它的味道比‘德芙’的差远了。”
女儿的话让我很伤心,怎么能把好的吃了,不好的才留给妈妈呢?朋友家的孩子都是有什么先问问妈妈吃不吃,我的女儿怎么这么自私呢?
是孩子自私吗?我看还是大人太虚伪了。
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我们又把它讲给我们自己的孩子听。实际上,在我们学习孔融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乐意的,我们只是认为应该“让梨”,而不是真心“让梨”。东方文化与西方不一样,西方文化强调“自我”,而我们的文化历来都是要求人要有集体观念的。因此,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做任何事想的都是:我这样做是别人期待的吗?我们不仅仅考虑自己,认为自己的意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么做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常常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大人们并不是真想吃孩子的东西,而是希望孩子有“让梨”的表现,即便这些表现不是出自孩子的内心,即使孩子的“让梨”只是一种取悦母亲的方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从孩子虚伪的表现中安慰了自己。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是最纯洁无瑕的,它来不得半点虚伪做作,我们的文化却教导孩子们去做作,去说假话,去喊虚伪的口号。孩子的心不分善恶,他们的本性都是“真”,可教育却让他们一步步走向“假”。孩子在写作文时更是假话连篇,今天扶了一个老大爷过马路,明天就给小朋友送了一把伞。我记起了一个笑话,一次小学作文讲评课上,三个学生同时写了扶老大爷过马路的题材,老师纳闷地问:“你们三个昨天都扶老大爷过马路了,马路上怎么有那么多老大爷需要扶啊?”其中一个同学说:“小刚扶老大爷过马路,我给他帮忙来着。”老师又问第三个同学:“那你呢?”他答:“他们两个扶不过去,那个老大爷宁死宁活不过马路,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弄过去。”
看,我们的教育是怎样地扭曲了孩子的天性,让他学做“书面文章”,让他喊假的口号,以顺应社会的道德规范,既欺骗我们自己也欺骗孩子。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营造的美丽童话世界里,欲罢不能,其实我们内心并非真的那么无私,也不是真的希望孩子为他人奉献一切。
有一个很让人伤心的例子。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热衷慈善事业,她每天要靠拾废品或积攒零花钱凑够5块钱以支持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上学。她的事迹被当地电台、报纸广为宣传,她的压力越来越大,自己要帮助的对象越来越多,结果她不堪重压,神经上出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与生活。
其实,古人也曾经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的是:我很重要!别人不如我自己宝贵,别人的需要没有我的需要重要。事实上,我们只有在满足自己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才会是幸福和快乐的。
所以对于这个例子中的母亲,她对孩子的担心是她内心对社会意识、民族观念的一种困扰,这个困扰与孩子无关,完全是她内心的产物。孩子真诚的、单纯的心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她对母亲的爱也是如此,而且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天性,是无条件的,也不必担心。
佛家讲要欢喜布施,其实就很符合人情味。有个故事,有位母亲送牛奶到学校给她的孩子喝,她来的时候很神秘,不敢让其他同学知道,她对她的儿子说:“儿子,你一天喝一罐,自己喝”,然后就走了。这样教孩子,孩子是一定不会心甘情愿拿出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的。刚好孩子的老师很有智慧,就跟孩子们讲,我们有东西一定要与同学一起分享,不然你独自而饮,就算喝了也不见得痛快。孩子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当场就把所有的牛奶拿出来,分给同学喝。当每个同学在接受牛奶的时候,都对这位同学说:“谢谢你,谢谢你”。在倒牛奶的过程中,这些同学也唯恐自己倒得太多,别人就得不到,还会说:“好了好了,我的够了。”一个孩子的慷慨之心,让所有的同学都学习到了。当天这个小孩在日记上写道:“这杯牛奶喝下去又香又浓”,因为他是欢欢喜喜的供养大家,所以他也喝得格外欢喜。所以,做家长的最好不要总是关注表面文章,只有让孩子品尝到施舍的乐,才能拥有一颗慷慨的心。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女儿见我这么说,就乐了,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不爱吃‘金丝猴’的巧克力才留给你的,它的味道比‘德芙’的差远了。”
女儿的话让我很伤心,怎么能把好的吃了,不好的才留给妈妈呢?朋友家的孩子都是有什么先问问妈妈吃不吃,我的女儿怎么这么自私呢?
是孩子自私吗?我看还是大人太虚伪了。
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我们又把它讲给我们自己的孩子听。实际上,在我们学习孔融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乐意的,我们只是认为应该“让梨”,而不是真心“让梨”。东方文化与西方不一样,西方文化强调“自我”,而我们的文化历来都是要求人要有集体观念的。因此,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做任何事想的都是:我这样做是别人期待的吗?我们不仅仅考虑自己,认为自己的意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么做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常常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大人们并不是真想吃孩子的东西,而是希望孩子有“让梨”的表现,即便这些表现不是出自孩子的内心,即使孩子的“让梨”只是一种取悦母亲的方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从孩子虚伪的表现中安慰了自己。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是最纯洁无瑕的,它来不得半点虚伪做作,我们的文化却教导孩子们去做作,去说假话,去喊虚伪的口号。孩子的心不分善恶,他们的本性都是“真”,可教育却让他们一步步走向“假”。孩子在写作文时更是假话连篇,今天扶了一个老大爷过马路,明天就给小朋友送了一把伞。我记起了一个笑话,一次小学作文讲评课上,三个学生同时写了扶老大爷过马路的题材,老师纳闷地问:“你们三个昨天都扶老大爷过马路了,马路上怎么有那么多老大爷需要扶啊?”其中一个同学说:“小刚扶老大爷过马路,我给他帮忙来着。”老师又问第三个同学:“那你呢?”他答:“他们两个扶不过去,那个老大爷宁死宁活不过马路,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弄过去。”
看,我们的教育是怎样地扭曲了孩子的天性,让他学做“书面文章”,让他喊假的口号,以顺应社会的道德规范,既欺骗我们自己也欺骗孩子。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营造的美丽童话世界里,欲罢不能,其实我们内心并非真的那么无私,也不是真的希望孩子为他人奉献一切。
有一个很让人伤心的例子。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热衷慈善事业,她每天要靠拾废品或积攒零花钱凑够5块钱以支持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上学。她的事迹被当地电台、报纸广为宣传,她的压力越来越大,自己要帮助的对象越来越多,结果她不堪重压,神经上出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与生活。
其实,古人也曾经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的是:我很重要!别人不如我自己宝贵,别人的需要没有我的需要重要。事实上,我们只有在满足自己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才会是幸福和快乐的。
所以对于这个例子中的母亲,她对孩子的担心是她内心对社会意识、民族观念的一种困扰,这个困扰与孩子无关,完全是她内心的产物。孩子真诚的、单纯的心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她对母亲的爱也是如此,而且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天性,是无条件的,也不必担心。
佛家讲要欢喜布施,其实就很符合人情味。有个故事,有位母亲送牛奶到学校给她的孩子喝,她来的时候很神秘,不敢让其他同学知道,她对她的儿子说:“儿子,你一天喝一罐,自己喝”,然后就走了。这样教孩子,孩子是一定不会心甘情愿拿出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的。刚好孩子的老师很有智慧,就跟孩子们讲,我们有东西一定要与同学一起分享,不然你独自而饮,就算喝了也不见得痛快。孩子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当场就把所有的牛奶拿出来,分给同学喝。当每个同学在接受牛奶的时候,都对这位同学说:“谢谢你,谢谢你”。在倒牛奶的过程中,这些同学也唯恐自己倒得太多,别人就得不到,还会说:“好了好了,我的够了。”一个孩子的慷慨之心,让所有的同学都学习到了。当天这个小孩在日记上写道:“这杯牛奶喝下去又香又浓”,因为他是欢欢喜喜的供养大家,所以他也喝得格外欢喜。所以,做家长的最好不要总是关注表面文章,只有让孩子品尝到施舍的乐,才能拥有一颗慷慨的心。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2人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