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再谈“抑郁”以及诊疗之“疑病从无”
2024-05-10
3044
7
之前写过一篇原创文章,在给力心理平台首发,关于抑郁,有兴趣的可以阅读。
之所以再说抑郁,基于两点原因吧,一是在“抑郁症”的概念名字已经被全社会熟知的前提夏,各种媒介的宣传,由于目的不同,导向性各不相同,在希望人们重视的同时,引起担心恐慌也是不可明说的原因,包括之前文中提及的国际知名药厂的导向作用。再有,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遇到的来访者很多是对抑郁症有所了解的,还有之前去医院就医过的,也曾经用药一段或者较长时间,来求助心理咨询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访者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抑郁症(还是焦虑症),药物是否真的起作用了,这些担心也增加了来访者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担忧程度,总是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先看两组数据,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抑郁症人数高达9500万人,这意味着什么?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罹患抑郁症,抑郁症是不是离我们很近?
再看《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统计数据,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换上抑郁症。
我的数据并非来源于专业机构的资料信息,在医学保健或者心理健康的网站、文章中,到处可以找到,这些信息,一方面给全社会一个警示,心理健康需要被关注,抑郁症人群需要被看见,社会层面之下,更应该关注身边人,配偶、子女、老人、学生,关注应该落到实处;再有,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地观察与思考,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数据呈现的这般可怕,如果我们普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判断?以及选择怎样的诊疗方案。
一般的情况下,当我们有了疑似“抑郁”的症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亲人或者互联网,比如一位新晋妈妈,怀疑自己产后抑郁,她能否向丈夫倾诉,取决于丈夫对自己的感情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这里面有个逻辑矛盾,假如女子真的走到了产后抑郁的边缘,由果及因,丈夫在妻子孕期的表现很可能不尽人意,这样的情况下,妻子觉得丈夫会关心帮助自己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对于某个青春期之中,怀疑自己心理健康出了问题的孩子也同样如此,他们很可能也有严厉的或者无视他们感受的父母,以至于他们不敢和父母说,他们的心理预期是说了也没用。接下来,新晋妈妈也好,青春期的焦虑孩子也好,都会寻求互联网的帮助,这时候,网络信息的导向作用就很大了。如果我们以网络信息对照自己的症状,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抑郁。我曾经开玩笑说,对于一个担心自己生病的人来说,感冒的症状可能会让人关联到艾滋病。一个普通的尿路感染会让人觉得是宫颈癌。
随着对抑郁的研究深入以及细分,抑郁症的种类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每个人都可能有那么一两条症状对得上,当然,相似的病症也很多,如果没有科学的态度以及认知方法,我们很容易走进误区,或者夸大问题,过度治疗,或者忽视问题,讳疾忌医,耽误治疗进度。
那么,正常的判断和诊疗原则应该是怎样的呢?首要原则是如果觉得抑郁,不要急着下结论。行动上要重视,迅速求助,尤其不要有羞耻感,去心理门诊也好,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也好,要动起来。其次,行动上要重视,心理上要蔑视,这时候有个心理建设的好方法,叫“疑病从无”。司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疑罪从无”,什么意思呢?它是指在实践中,当控方不能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时,应当推定被告人无罪,无罪推定原则是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准则的。那么,同样的,“疑病从无”也是以” 有利于来访者”为原则,这个表述虽然不是医学上的标准术语,但在医学领域,对于疾病的诊断确实存在类似的谨慎和尊重患者权益的原则。个人认为,该原则也应该践行在心理咨询和诊疗领域。尤其当下的心理治疗存在着过度诊疗的现象,一方面,心理医生手握裁定大权,并且和司法不同,常常一人独立判定,而且治疗效果不容易有科学的指标检验,在这方面也没有追责的机制。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范围很小,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咨询师常常会建议来访者先去医院确诊。如果医院的确诊很“坚决”,来访者就彻底成了患者,也就有可能进入过度用药的治疗之中。需要说明一点,因为国内的心理咨询的伦理和规范,最初都是由精神科的医生编写的,由于职业的自信和某些可以理解的心理因素,对咨询师设限就非常严格,这是现实问题,当然,确实也有专业能力的差别。
举两个真实的例子,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因为隔代抚养、父母关系以及学业问题,有些焦虑爱发脾气,家长很担心,带去医院找了个熟人主任,主任让孩子做了两个量表,又和孩子聊了聊,对家长说,这孩子是双相情感障碍,需要住院治疗。家长找个理由出来了,找到我,我仔细询问,实在不知道医生从哪里判断出来的这么小的孩子罹患双相情感障碍,而且双相情感障碍的两种分型,特意强调了发病年龄,或者18岁,或者18-25岁,说句不专业的表达,这么小的孩子,还来不及酝酿出这个病。疑病尚且从无,何况没有什么症状明确指向。还有高二的男孩,去看了医生,十分钟确诊重度抑郁伴随焦虑,医生迅速开了4种西药加2种中药,孩子知道自己病得这么重,更没法上学了,家长也不敢再多说话,接下来就是休学,然后一直到现在。
在心理诊疗中,如果设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和来访者(患者)三方,真的希望:
1、医生不要轻易下结论,还是要疑病从无,向临床医生学习,不确定的不要着急下结论,可以定期观察,同时建议在健康范畴内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2、咨询师一方面要量力而行,不能确定严重程度的建议来访者去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说明自己的工作范围,让来访者了解二者异同。
3、来访者既不要讳疾忌医,也要在判断后相信自己选择的咨询师,能站在自己角度给出科学的帮助。
4、我在前文中提到过,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内容。摘录过来——认知行为疗法简称CBT,是基于行为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的结合,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和“以行动为导向”的治疗形式,这意味着它被用来治疗与确诊的精神障碍相关的具体问题。治疗师的作用是帮助病人找到并练习有效的策略,以解决所确定的目标,并减少疾病的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思想扭曲和不良行为在心理障碍的发展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教授来访者新的信息处理技能和应对机制,可以减少其相关症状和痛苦。与精神类药物相比,相关研究发现,单独使用cbt对治疗不极其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抽搐、药物滥用(除了阿片类药物滥用)、饮食失调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很好。它经常被推荐用于治疗其他病症,如严重的强迫症(OCD)和严重的抑郁症、阿片类药物成瘾、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障碍。此外,CBT被推荐作为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第一道防线,包括攻击性和品行障碍。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一个抑郁的来访者来说,只需要“什么都不做”就能让他人善意的努力落空。
所以,请记得,一定要求助,总有人能看到,伸出手,并且,求助的心会激发我们自救的能力。
@!articleall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之所以再说抑郁,基于两点原因吧,一是在“抑郁症”的概念名字已经被全社会熟知的前提夏,各种媒介的宣传,由于目的不同,导向性各不相同,在希望人们重视的同时,引起担心恐慌也是不可明说的原因,包括之前文中提及的国际知名药厂的导向作用。再有,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遇到的来访者很多是对抑郁症有所了解的,还有之前去医院就医过的,也曾经用药一段或者较长时间,来求助心理咨询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访者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抑郁症(还是焦虑症),药物是否真的起作用了,这些担心也增加了来访者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担忧程度,总是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先看两组数据,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抑郁症人数高达9500万人,这意味着什么?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罹患抑郁症,抑郁症是不是离我们很近?
再看《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统计数据,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换上抑郁症。
我的数据并非来源于专业机构的资料信息,在医学保健或者心理健康的网站、文章中,到处可以找到,这些信息,一方面给全社会一个警示,心理健康需要被关注,抑郁症人群需要被看见,社会层面之下,更应该关注身边人,配偶、子女、老人、学生,关注应该落到实处;再有,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地观察与思考,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数据呈现的这般可怕,如果我们普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判断?以及选择怎样的诊疗方案。
一般的情况下,当我们有了疑似“抑郁”的症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亲人或者互联网,比如一位新晋妈妈,怀疑自己产后抑郁,她能否向丈夫倾诉,取决于丈夫对自己的感情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这里面有个逻辑矛盾,假如女子真的走到了产后抑郁的边缘,由果及因,丈夫在妻子孕期的表现很可能不尽人意,这样的情况下,妻子觉得丈夫会关心帮助自己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对于某个青春期之中,怀疑自己心理健康出了问题的孩子也同样如此,他们很可能也有严厉的或者无视他们感受的父母,以至于他们不敢和父母说,他们的心理预期是说了也没用。接下来,新晋妈妈也好,青春期的焦虑孩子也好,都会寻求互联网的帮助,这时候,网络信息的导向作用就很大了。如果我们以网络信息对照自己的症状,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抑郁。我曾经开玩笑说,对于一个担心自己生病的人来说,感冒的症状可能会让人关联到艾滋病。一个普通的尿路感染会让人觉得是宫颈癌。
随着对抑郁的研究深入以及细分,抑郁症的种类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每个人都可能有那么一两条症状对得上,当然,相似的病症也很多,如果没有科学的态度以及认知方法,我们很容易走进误区,或者夸大问题,过度治疗,或者忽视问题,讳疾忌医,耽误治疗进度。
那么,正常的判断和诊疗原则应该是怎样的呢?首要原则是如果觉得抑郁,不要急着下结论。行动上要重视,迅速求助,尤其不要有羞耻感,去心理门诊也好,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也好,要动起来。其次,行动上要重视,心理上要蔑视,这时候有个心理建设的好方法,叫“疑病从无”。司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疑罪从无”,什么意思呢?它是指在实践中,当控方不能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时,应当推定被告人无罪,无罪推定原则是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准则的。那么,同样的,“疑病从无”也是以” 有利于来访者”为原则,这个表述虽然不是医学上的标准术语,但在医学领域,对于疾病的诊断确实存在类似的谨慎和尊重患者权益的原则。个人认为,该原则也应该践行在心理咨询和诊疗领域。尤其当下的心理治疗存在着过度诊疗的现象,一方面,心理医生手握裁定大权,并且和司法不同,常常一人独立判定,而且治疗效果不容易有科学的指标检验,在这方面也没有追责的机制。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范围很小,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咨询师常常会建议来访者先去医院确诊。如果医院的确诊很“坚决”,来访者就彻底成了患者,也就有可能进入过度用药的治疗之中。需要说明一点,因为国内的心理咨询的伦理和规范,最初都是由精神科的医生编写的,由于职业的自信和某些可以理解的心理因素,对咨询师设限就非常严格,这是现实问题,当然,确实也有专业能力的差别。
举两个真实的例子,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因为隔代抚养、父母关系以及学业问题,有些焦虑爱发脾气,家长很担心,带去医院找了个熟人主任,主任让孩子做了两个量表,又和孩子聊了聊,对家长说,这孩子是双相情感障碍,需要住院治疗。家长找个理由出来了,找到我,我仔细询问,实在不知道医生从哪里判断出来的这么小的孩子罹患双相情感障碍,而且双相情感障碍的两种分型,特意强调了发病年龄,或者18岁,或者18-25岁,说句不专业的表达,这么小的孩子,还来不及酝酿出这个病。疑病尚且从无,何况没有什么症状明确指向。还有高二的男孩,去看了医生,十分钟确诊重度抑郁伴随焦虑,医生迅速开了4种西药加2种中药,孩子知道自己病得这么重,更没法上学了,家长也不敢再多说话,接下来就是休学,然后一直到现在。
在心理诊疗中,如果设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和来访者(患者)三方,真的希望:
1、医生不要轻易下结论,还是要疑病从无,向临床医生学习,不确定的不要着急下结论,可以定期观察,同时建议在健康范畴内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2、咨询师一方面要量力而行,不能确定严重程度的建议来访者去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说明自己的工作范围,让来访者了解二者异同。
3、来访者既不要讳疾忌医,也要在判断后相信自己选择的咨询师,能站在自己角度给出科学的帮助。
4、我在前文中提到过,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内容。摘录过来——认知行为疗法简称CBT,是基于行为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的结合,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和“以行动为导向”的治疗形式,这意味着它被用来治疗与确诊的精神障碍相关的具体问题。治疗师的作用是帮助病人找到并练习有效的策略,以解决所确定的目标,并减少疾病的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思想扭曲和不良行为在心理障碍的发展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教授来访者新的信息处理技能和应对机制,可以减少其相关症状和痛苦。与精神类药物相比,相关研究发现,单独使用cbt对治疗不极其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抽搐、药物滥用(除了阿片类药物滥用)、饮食失调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很好。它经常被推荐用于治疗其他病症,如严重的强迫症(OCD)和严重的抑郁症、阿片类药物成瘾、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障碍。此外,CBT被推荐作为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第一道防线,包括攻击性和品行障碍。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一个抑郁的来访者来说,只需要“什么都不做”就能让他人善意的努力落空。
所以,请记得,一定要求助,总有人能看到,伸出手,并且,求助的心会激发我们自救的能力。
@!articleall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7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在不健全家庭长大的“孩子”,如何走出阴霾?
刘建军
1079 11
奥运冠军不内耗——看优秀的人如何处理压力和困扰
刘建军
2406 7
三个令人警醒的真相
刘建军
23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