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文
李洪文 1125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关 注
给家长的一封信:如果你在思考原生家庭的问题,来看一下背后的逻辑,缓解你的焦虑
个人原创

给家长的一封信:如果你在思考原生家庭的问题,来看一下背后的逻辑,缓解你的焦虑

2024-09-10
137 0
自从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在网上疯传之后,我所接触到的很多家长在对孩子教育方面都变得更加的忐忑了。总会纠结于爱与不爱,接纳与不接纳,无条件还是有条件,爱,接纳什么,什么是有条件,什么是无条件?这样一想就变得紧张兮兮的,然后在网上不停的去搜索跟原生家庭有关的信息。而大数据是懂人心的。他们总会给家长一些让家长更不确定,更焦虑的内容。因此想通过给家长的这封信简单的说一下原生家庭背后的逻辑。希望能缓解你的焦虑。原生家庭这个词在心理学领域里面是没有的。在学院派心理学里面也会把它称为早期养育环境,而这个早期养育环境包括了家庭以外的因素,比如家庭,代际,时代(指:农业,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文化,地域等。之所以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会被吹得如此之疯狂,离不开市场和资本的推动,把所有的问题都锁定在父母的问题时,改造父母就成为了市场上可以获得巨大利益的商品。

class=wp-image-123

早期养育环境这个概念,我想得把祖先记忆,基因遗传,代替传承,养育过程一起说。婴儿出生以后,这个小小的肉体会被注入灵魂。我们可以把灵魂理解为婴儿的自我意识。而婴儿自我意识的构建来源于好几个方面。第一,集体无意识,即原型。主要体现为人的本能和直觉。这部分大多来自于祖先的记忆。这句话涉及到心理学和哲学的一些概念,我们先逐一解释一下:
1. 婴儿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和身份的认识。在婴儿期,自我意识是逐渐发展的。婴儿最初没有明确的自我与非我之分,随着成长,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
2. 集体无意识:这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共享的、遗传下来的心理结构,它包含了人类祖先的经验、记忆和行为模式。这些内容不是个体通过个人经历获得的,而是作为一个种族或文化群体的一部分,通过遗传传递下来的。
3. 本能和直觉:本能是指生物体天生具有的行为模式,不需要学习就能表现出来,如婴儿的吮吸反射。直觉则是一种不经过逻辑推理就产生的认知或感觉,它可能与个体的经验和知识有关,但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非理性的认知方式。
4. 祖先的记忆:这里所说的“祖先的记忆”并不是指字面上的记忆,因为记忆通常是个体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这里的“记忆”可能是指那些通过遗传机制在物种中传递下来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倾向,它们可能是对古代环境的适应,比如对食物的偏好、对危险的反应等。将这些概念结合起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婴儿的自我意识中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这些天生的特质和倾向可能源自于人类祖先的共同经验,它们以本能和直觉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本能和直觉是婴儿与世界互动的基础,随着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这些天生的特质会与个人经验相结合,形成更加复杂的自我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观点并不是心理学界的普遍共识,不同的理论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此外,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在现代心理学中并不是主流观点,它更多地被用于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的讨论。
第二,生物因素之基因遗
    传这里主要讲讲遗传对性格的影响。研究表明,12岁以前基因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占到了50~60%。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大为25%。家庭之外的影响为25%。因为人类是社群动物,12岁以后,基因的影响达到了60%,家庭以外的影响达到了35%。到这个地方庭累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父母在孩子性格方面的影响,其实占了多少?
第三,孕期胎内互动,母亲状态对孩子的影响,如何影响?
    孕期不仅是婴儿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母亲的心理健康、情绪状态以及与婴儿的互动,都对婴儿的早期发展产生影响。孕期的母亲可能会通过语言、触摸和情感交流与胎儿建立联系,这种互动有助于婴儿的感知觉发展与安全感建立。母亲的心理健康对婴儿的影响是显著的。母亲身体激素的变化和与婴儿神经同步规律,副交感神经调节的动态变化等会影响婴儿的生理动态,这可能会影响婴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因此母亲在孕期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对婴儿的发育是有好处的。当然联系前面2点之后,这一点的影响也就小很多了。
      说到基因遗传就要提到气质这个概念。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气质是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里面有这样一个逻母亲的情绪和分娩方式会影响婴儿多巴胺受体,五羟色胺受体,这是与人的气质相关的。气质本身会影响孩子应对问题或者刺激的反应。以及与外界互动的方式。而这种应对方式也应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体验。这动过程的体验进行内化之后又会再一次影响气质。也就是可塑性的这个部分。从而形成一个闭环。

class=wp-image-123

说完前面这几个部分就来到了家长们最关心的养育过程
第一,代际传承
      当孩子进入儿童期学习模仿的能力增强。父母及身边的人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变大。这里我们会引入际传承这个概念,代际传承是指上一辈或者两辈的行为模式,情感反应,信念,价值观等特征会向下传。而我相信这种传递一定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通过学习,模仿,认同而传递下去。至少我不太能接受那种凭空的传递,太玄乎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有时候在各种理论培训的课程里面会提到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做什么更重要这个说法,而我认为是什么样的人和做什么样的行为,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分,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因此我相信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行为,这两者之间保持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治疗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双重束缚。这个双重束缚既指父母其中一方一个人身上出现的反差,也指父母两个人之间呈现的反差。会带给孩子矛盾的,从而形成冲突的内在过程。毕竟我们能够很真切的感觉到在关系里面持续的伪装是一件很不事情。而且孩子感知这个世界往往不是从认知,而是从主观体验开始。也就是在早期的这个阶段里面,儿童的直觉和本能是远远超越成人的,所以经常会有人说儿童先天具有比较强的共情能力。他们还是会感受到的。

class=wp-image-123

第二,养育过程主要体现为亲子的互动。
      说到互动这个环节里面其实包括了几个部分。真实客体的特征,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对主观感受的赋义,互动形成的场。在探讨互动中的四个要素时,我们可以从社会互动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四个要素通常包括:
1. 真实客体特征(你是什么样的人):指的是互动中的实际对象,可以是人、物或概念。这里主指父母及重要他客体的性格特点,行为特点。
2. 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在互动中做什么):这里指孩子如何感知和理解客体,包括情感反应、价值判断和个人偏好,互动中的感受以及对关系(互动中形成的场域)的感受。
3. 主体对主观感受的赋义:主体不仅感受客体,还会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和赋予意义。在大脑中体现为我们的各种感官系统接受到外部的信息,形成一种感知觉包括情绪。而我们的前额叶在不断的对这些感知觉和情绪进行理解赋义。例如创伤的形成就跟感知觉信息过载,无法赋义或者错误赋义造成的。
4. 互动的场:指的是互动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背景,包括文化、社会结构和情境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首先对这几个要素会形成感知觉。通过对感知觉的理解认同或者反向认同形成自我认知,也可以说成是CBT里面指的核心信念。我们先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理解一下人格。人格的两大组成部分,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象。自我表象(主要包含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包含于自我认知(指对心理状态,能力,情感,动机,信念,需求的认识与理解。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自我反省。)。
      顺便讲一讲核心人格。核心人格指春期完成以前形成的,关于这点各个流派对核心人格的形成时间理解是不一致的。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核心人格的形成是在6岁以前(其中客体关系流派认为是6个月)。学院派心理学认为人格形成是13岁以前。而新精神分析认为人的人格是终身可以发展的,虽然基于它的稳定性(前面第一二点),可塑性不是那么高,但还是有机会。
      说得更具体一点,当我们处在某种环境中,某种情境下,某种状态下,以及在某种关系中,某种互动过程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而情绪体验的本质是来源于大脑在受到各种感官刺激以后激动脑垂体而产生的不同激素。与情绪相关的激素主要有五羟色胺,多巴胺,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催产素,性激素,内啡肽,GABA氨基酸等,比如弗洛伊德的冲突理论主要是讲性驱力,回到身体就是性激素。而客体关系母婴理论主要是讲母活动过程当中产生的催产素。认知行为疗法则主要讲认知背后形成的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链接,这些神经元与神经元的连接长年累月后会形成一种自动化模块也称僵尸系统,心理咨询里面常以自动化思维这个概念被提及。

class=wp-image-123

因此,总结一下。
父母在养育过程当中对孩子的影响12岁前约占25%,主要来源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在互动过程当中做了什么?跟孩子互动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场域?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主观感受如何?他是如何解这些主观感受的?而这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我们可以去有所作为的。毕竟只有这些部分是可控,可操作的。其他力所不能及的部分强行去操作的话就只是庸人自扰了。

​@!articleall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