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认清羞耻感,走出创伤。
2025-01-16
181
1
实践个案中,有很多来访者是有童年创伤的,现实中的痛苦、困惑,像泥潭,让人无法自拔,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老师,我就是不明白,这些事我也都懂,为什么过不去?为什么情绪来了挡也挡不住?
很多人有抑郁、焦虑、失眠、社恐等等系列症状,那只是症状,如果以这些表现,下一个判断说某某人得了什么心理疾病,这样的说法是不求甚解式的,抑郁了不都是抑郁症,也许是心境也是思维方式,焦虑也是一样,如果焦虑了抑郁了立刻就服药,试图把症状掩盖,这样的处治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比方说,一个人牙痛,半边腮帮子都肿了,他(她)自行服用牙周康(甲硝唑),因为他(她)知道,对于厌氧菌,甲硝唑有效,可是,怎么会有厌氧菌呢?
最有可能的是,食物残渣进了牙龈或者龋齿内,出不来,发酵了,孳生了细菌(对,有厌氧菌),所以导致组织发炎了。所以,方法是,去牙科诊所,请医生冲洗干净患处,十几二十块钱就解决了,而不是忍着几天的痛苦,等着甲硝唑解决问题。
我们的很多心理创伤也是,需要求助支持的力量,找到根源,清洗伤口,让心灵的伤痕慢慢疗愈。当然,支持的力量,不是一定要来访者找咨询师或治疗师,亲密的爱人、好朋友,都可以,核心是我们咱们要努力寻求帮助,很多人的伤之所以压抑多年,无法解脱,是身边的人可能不知道怎么应对,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看起来,最后还是要回到寻求专业咨询的轨道上来。
心理学不是多么高深的“神通”,那些基础理论,始终贯穿在各个流派各种治疗技术之中,我们今天要谈的,童年创伤的关键词,羞愧,也牵涉了很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羞耻感”,或者称“羞愧”,之所以是关键词,因为它既是我们发现问题的抓手,又是解决问题,实现疗愈的切入点,坚定地,像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一样的,坚持梳理一段,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咨询不是玄学,但过程中的助力,帮助来访者走出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声明,本文中的观点,很多出于作者个人的理解体会,理论也是融合的东西,未见得正确,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出来,希望能有些益处,如有观点偏颇,请大家多多包涵。
羞耻感,是心理动力学的概念。
埃里克森的观点,关于人格发展理论,里面有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阶段,一个是,在婴儿后期(1.5-3岁),他说,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我是能自我做主的,我是可以控制自己身体的,比如小便、大便,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未来会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竟然是我们都想要的“意志”品质。而这一时期,如果孩子没有控制好,大人边收拾边呵斥,这么大了,还尿裤子,羞不羞?坏了,这孩子没能克服羞耻感,却把它保留下来了,存在记忆里,情绪的记忆中。
埃里克森还说了,下一个阶段的人格发展任务,就是幼儿期,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主动感是指主动做事的意愿,是以后的学习工作的驱动力,未来会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叫什么?“目标”品质。这个阶段,要克服的是内疚感,一会儿我们细说羞耻感和内疚感的差异。
婴儿后期,也就是1.5-3岁中,我们所提到的羞耻感,就是本文重点要讨论的羞耻感或者羞愧感。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明白了,羞耻感的起源,源自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被要求学习基本技能,以及遵守社会规范,然后我们才能被社会接受。这样的早期的孩子的社会化,是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慢慢实现的。小孩子在两三岁,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很多事都想试试,孩子觉得他能行,他想尝试去做什么事,但会被大人忽视,去去去,一边去,别捣乱,或者被批评,怎么这么不听话呢?甚至,孩子的热情会招致父母的嫌弃,比如蔑视的眼神,看你那笨样,行啦,别再过来啦,被拒绝的感觉很不好,困惑,还有深深的羞耻感。
于是,小时候的我们,不知不觉地,已经开始了社会关系的学习,有了一个判断力,判断自己的行为什么时候是“恰当”的,什么时候可能不被赞许。羞耻感,成为很多人的心理边界,心理上的人际关系边界。
回到之前的问题,羞耻感和内疚感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学习心理学时,有关于心理冲突的分类,一种叫“常形冲突”,一种叫“变形冲突”,常形的心理冲突,事件有现实性,是合理的,对于已经发生已经做了的事情,没做好,我们反思,觉得有些内疚,唉,下次一定要做好一些,这个叫内疚感。“变形冲突”涉及的事件往往有道德性质,这时候的感受就是“羞耻感”,羞耻感往往“上纲上线”,涉及“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定性判定。
羞耻感,会让人形成这样的自我评价,“我真蠢”,“我很令人讨厌”,“我什么也不是”,毫无疑问的,羞耻感,最早就源于幼小的孩子,婴儿,与他人的互动,尤其是养育者,这些互动,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非言语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就已经曾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养育者的不满、失望或不喜欢。
这样的亲子关系互动,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有的养育者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孩子,有的是不小心做对了。不管有心无心,伤害或者冲击是确实存在的。
有的来访者,会提到母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比如,这孩子太笨了,将来能干啥?这还是记忆中有的具体的场景,更深的伤害来自于我们还不会说话时,后来我们失去的那部分记忆。事件没有记忆了,但情绪记录了一下。
所以,我们追根溯源,是要明白,羞耻感本身对应的事件,没有那么羞耻,甚至内心里有羞耻感也不是我们的错。了解了这些,我们才有可能走出情绪记忆的阴霾,纠正因为羞耻感而带来的认知方式上的“不合理信念”。
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幸从曾经的创伤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勇敢地面对自己长大的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有幸遇到般配的爱人、相知的朋友,或者一两位仁心仁术的咨询师,让人间值得。@!articleall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很多人有抑郁、焦虑、失眠、社恐等等系列症状,那只是症状,如果以这些表现,下一个判断说某某人得了什么心理疾病,这样的说法是不求甚解式的,抑郁了不都是抑郁症,也许是心境也是思维方式,焦虑也是一样,如果焦虑了抑郁了立刻就服药,试图把症状掩盖,这样的处治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比方说,一个人牙痛,半边腮帮子都肿了,他(她)自行服用牙周康(甲硝唑),因为他(她)知道,对于厌氧菌,甲硝唑有效,可是,怎么会有厌氧菌呢?
最有可能的是,食物残渣进了牙龈或者龋齿内,出不来,发酵了,孳生了细菌(对,有厌氧菌),所以导致组织发炎了。所以,方法是,去牙科诊所,请医生冲洗干净患处,十几二十块钱就解决了,而不是忍着几天的痛苦,等着甲硝唑解决问题。
我们的很多心理创伤也是,需要求助支持的力量,找到根源,清洗伤口,让心灵的伤痕慢慢疗愈。当然,支持的力量,不是一定要来访者找咨询师或治疗师,亲密的爱人、好朋友,都可以,核心是我们咱们要努力寻求帮助,很多人的伤之所以压抑多年,无法解脱,是身边的人可能不知道怎么应对,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看起来,最后还是要回到寻求专业咨询的轨道上来。
心理学不是多么高深的“神通”,那些基础理论,始终贯穿在各个流派各种治疗技术之中,我们今天要谈的,童年创伤的关键词,羞愧,也牵涉了很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羞耻感”,或者称“羞愧”,之所以是关键词,因为它既是我们发现问题的抓手,又是解决问题,实现疗愈的切入点,坚定地,像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一样的,坚持梳理一段,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咨询不是玄学,但过程中的助力,帮助来访者走出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声明,本文中的观点,很多出于作者个人的理解体会,理论也是融合的东西,未见得正确,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出来,希望能有些益处,如有观点偏颇,请大家多多包涵。
羞耻感,是心理动力学的概念。
埃里克森的观点,关于人格发展理论,里面有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阶段,一个是,在婴儿后期(1.5-3岁),他说,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我是能自我做主的,我是可以控制自己身体的,比如小便、大便,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未来会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竟然是我们都想要的“意志”品质。而这一时期,如果孩子没有控制好,大人边收拾边呵斥,这么大了,还尿裤子,羞不羞?坏了,这孩子没能克服羞耻感,却把它保留下来了,存在记忆里,情绪的记忆中。
埃里克森还说了,下一个阶段的人格发展任务,就是幼儿期,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主动感是指主动做事的意愿,是以后的学习工作的驱动力,未来会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叫什么?“目标”品质。这个阶段,要克服的是内疚感,一会儿我们细说羞耻感和内疚感的差异。
婴儿后期,也就是1.5-3岁中,我们所提到的羞耻感,就是本文重点要讨论的羞耻感或者羞愧感。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明白了,羞耻感的起源,源自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被要求学习基本技能,以及遵守社会规范,然后我们才能被社会接受。这样的早期的孩子的社会化,是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慢慢实现的。小孩子在两三岁,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很多事都想试试,孩子觉得他能行,他想尝试去做什么事,但会被大人忽视,去去去,一边去,别捣乱,或者被批评,怎么这么不听话呢?甚至,孩子的热情会招致父母的嫌弃,比如蔑视的眼神,看你那笨样,行啦,别再过来啦,被拒绝的感觉很不好,困惑,还有深深的羞耻感。
于是,小时候的我们,不知不觉地,已经开始了社会关系的学习,有了一个判断力,判断自己的行为什么时候是“恰当”的,什么时候可能不被赞许。羞耻感,成为很多人的心理边界,心理上的人际关系边界。
回到之前的问题,羞耻感和内疚感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学习心理学时,有关于心理冲突的分类,一种叫“常形冲突”,一种叫“变形冲突”,常形的心理冲突,事件有现实性,是合理的,对于已经发生已经做了的事情,没做好,我们反思,觉得有些内疚,唉,下次一定要做好一些,这个叫内疚感。“变形冲突”涉及的事件往往有道德性质,这时候的感受就是“羞耻感”,羞耻感往往“上纲上线”,涉及“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定性判定。
羞耻感,会让人形成这样的自我评价,“我真蠢”,“我很令人讨厌”,“我什么也不是”,毫无疑问的,羞耻感,最早就源于幼小的孩子,婴儿,与他人的互动,尤其是养育者,这些互动,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非言语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就已经曾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养育者的不满、失望或不喜欢。
这样的亲子关系互动,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有的养育者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孩子,有的是不小心做对了。不管有心无心,伤害或者冲击是确实存在的。
有的来访者,会提到母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比如,这孩子太笨了,将来能干啥?这还是记忆中有的具体的场景,更深的伤害来自于我们还不会说话时,后来我们失去的那部分记忆。事件没有记忆了,但情绪记录了一下。
所以,我们追根溯源,是要明白,羞耻感本身对应的事件,没有那么羞耻,甚至内心里有羞耻感也不是我们的错。了解了这些,我们才有可能走出情绪记忆的阴霾,纠正因为羞耻感而带来的认知方式上的“不合理信念”。
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幸从曾经的创伤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勇敢地面对自己长大的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有幸遇到般配的爱人、相知的朋友,或者一两位仁心仁术的咨询师,让人间值得。@!articleall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1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在不健全家庭长大的“孩子”,如何走出阴霾?
刘建军
2379 18
奥运冠军不内耗——看优秀的人如何处理压力和困扰
刘建军
3039 8
再谈“抑郁”以及诊疗之“疑病从无”
刘建军
363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