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情感
嘉泽情感 21275892
情感挽回 婚姻修复 情 关 注
你缺的不仅仅是爱,还有很多其他东西
转载文章

你缺的不仅仅是爱,还有很多其他东西

2025-09-04
3158 0

你缺的不仅仅是爱,还有很多其它东西!

缺爱的人,其实缺的不仅仅是爱,他们还缺很多其它东西。第一个,缺乏“被维护”的安全感。缺爱的人往往特别独立,害怕麻烦别人。遇到点事情,习惯自己扛,生病了独自去医院,别人对他好点,就想着加倍还回去。因为他们潜意识深信:这个世上无人会为自己兜底。

第二个,缺乏稳定的自我认同。缺爱的人,内在都有一个“分裂的自我”。他们一会儿觉得自己很好,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很糟糕;一会儿觉得自己能配得上所有人,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压根就不值得被爱......

心理学中,科胡特提出过一个“镜像理论”,意思是婴儿最初是从母亲瞳孔里认识自己的,但缺爱者的父母这面镜子是模糊的,甚至是扭曲的。比如孩子成功时,需要父母的认可,但父母反而贬低和打压他,那这个孩子就无法通过父母反馈确认“我是谁”、“我的感受是否合理”,从而导致他“自我认同的紊乱”。他在亲密关系中,就会表现得时而极度自恋,时而又极度自卑,特别拧巴。

第三个,缺乏健康的人际互动模板。为什么缺爱的人,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患得患失,明明喜欢对方却不敢靠近;怕被伤害,又怕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对方”?跟朋友相处时,也总是习惯察言观色,但凡别人没有立即回应自己,就会产生各种不好的联想?

根源在于父母没有教会你如何跟人正确的互动。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初学习“如何跟人相处”的模板,如果父母本身情感疏离、情绪反复无常,那孩子长大后,就无法习得正确的“互动模式”。他们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矛盾,更不知道“健康的爱”到底是什么样子,从而就会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遇到问题,要么只会回避退缩,要么就是过度道歉讨好。

最后第四个,缺乏主体性。很多缺爱者看似“正常”生活,但内心却麻木、空虚、缺乏热情,容易“摆烂”,没什么心气儿,经济独立却活不出“自己”。因为在缺爱的家庭里,孩子很少能体验到“无条件的支持”和“对自己主体性的尊重”。可能你原本小时候挺有生命力、好奇心也很重,对什么都充满兴趣,但父母却认为这些都没用,要求你要好好学习,然后找个好工作,过个安稳日子。那在这个过程中,你真实的兴趣、感受和生命力被忽视、压抑了。于是长大后你拼命工作,但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拼命谈恋爱,但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一段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从而内心越来越麻木,也越来越空虚,感受不到任何幸福和快乐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越长大越痛苦,都以为自己是“缺爱”,然后不断投入到一段又一段的亲密关系中寻找救赎,但最后发现内心的空洞依然还在。答案就在于:她们缺的不仅仅是“爱”,更是童年缺失的父母的维护、稳定的自我认同、健康互动的模板,以及生命力的滋养。所以单纯从别人那里找“爱”是没有用的。你真正需要面对的,是自己内心这些更具体、更深层的“匮乏”。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