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
知心姐姐 21322102
✨心理咨询师,专职高 关 注
明知一段关系让人痛苦,明明想解脱,却总在原地挣扎,该怎么做?
原创首发

明知一段关系让人痛苦,明明想解脱,却总在原地挣扎,该怎么做?

2025-10-13
1857 1

😔 你明知该离开却无法迈步的困境,这是最消耗人的内心挣扎,你处在一种深刻的心理冲突中。这段关系让你不舒服、让你疲惫、让你情绪低落,甚至自我怀疑,你经常感到被忽视、被控制、被消耗,或者在关系里不断妥协、委屈求全,你心里反复告诉自己:“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该离开了”“我值得更好的”,你甚至可能已经尝试过疏远、断联、减少联系,但最后又忍不住回头,或被对方拉回。
但你又始终没有真正离开,即使痛苦,也还是忍不住去关注对方,一次次告诉自己“算了,再试试”“也许会变好”“离开后我该怎么办”,一边流泪,一边原谅;一边痛苦,一边不舍,明知道该解脱,却像被无形的绳索拉住,始终在原地挣扎。

🤔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为什么明知道痛苦,却难以离开?

  1. 情感依赖:你已经在这段关系里投入了太多

    人是情感动物,当我们投入了时间、精力、信任、期待,甚至是自我认同在一段关系里,我们就很难轻易抽身。
    哪怕这段关系是痛苦的,你可能仍然会想:
    “万一离开后,我再也找不到像TA这样懂我的人了?”“我们曾经那么好,真的要就这样结束吗?”
    “我付出了这么多,现在放弃,是不是我输了?”这种“沉没成本心理”,会让我们不甘心、舍不得,哪怕明知道继续下去只会更痛。

  2. 低自我价值感:你不确定自己“值得”更好的

    如果你从小习惯于在关系里委屈自己、讨好别人,或者曾多次被否定、被忽视,你可能内化了这样一种信念:
    “我不值得被好好对待。”“别人对我好是恩赐,对我不好才是常态。”“如果我要求太多,别人就会离开我。”
    于是,即使这段关系让你痛苦,你可能还是会想:“至少TA还在我身边,至少还有人愿意理我。”“如果我离开,我还能找到谁呢?”
    “是不是我太挑剔了?是不是我不够好?”

    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位置”上,把对方当成你情感世界的“唯一支柱”,所以你不敢放手,也不敢相信自己能站起来。

  3. 习惯的力量:痛苦,也可能变成“熟悉的舒适区”

    人类的大脑有个特点:我们更容易停留在“熟悉的痛苦”里,而不是踏入“未知的平静”。
    哪怕这段关系是消耗型的,它也可能是你多年来习惯的情感模式:你习惯了为对方付出、迁就、忍耐;你习惯了在争吵后依然原谅、在失望后依然期待;你甚至习惯了“痛苦中夹杂着一丝甜”,比如对方偶尔的关心、道歉、承诺或改变。
    这种“痛并习惯着”的模式,反而让你感到某种虚假的安全感,你害怕打破它,哪怕它根本不健康。

💪 如何才能真正走出这种“想解脱却挣扎”的状态?

  1. 承认自己的痛苦,不再否定它

    首先,请你诚实地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是的,这段关系让我痛苦;”;“是的,我想要解脱”;“是的,我为此挣扎了很久,这不是我的错。”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要因为“不想显得矫情”就否定自己的感受。你的痛苦是真实的,你的挣扎是合理的,勇敢的承认它,是疗愈的开始。

  2. 重新建立你的自我价值感

    你要慢慢意识到,你值得被好好对待,不需要通过委屈自己来换取爱;你值得拥有一段互相尊重、让你感到安全与温暖的关系;你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不需要依赖他人来证明。
    当你开始相信自己值得更好,你就不会再把“留在痛苦中”合理化,也不会再因为“害怕孤独”而绑架自己。

  3. 必要时,勇敢转身,给自己自由

    有些关系,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变得健康,有些人,无论你再怎么包容,都不会真正珍惜你。而真正的爱,不是牺牲自己成全对方,而是两个完整的人,彼此尊重、共同成长。
    如果你发现:你已经尽力了,但对方依然无视你的感受;你一次次原谅,但对方一次次伤害;你感到自己越来越疲惫、越来越不像自己了,那么,离开,不是失败,而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负责。
    真正的解脱,不是靠忍耐换来的,而是靠勇气选择的;真正的爱,不是靠牺牲维系的,而是靠相互滋养成长的;你不必一辈子都困在一段让你痛苦的关系里,你值得拥有轻松、自由、被好好对待的人生。有些关系的意义不在于持续,而在于它的断裂能让我们撞见一直被自己回避的自我。 那个被迫面对孤独、审视价值、重建边界的时刻,正是你开始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刻。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1人已赞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