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理问题会在30岁爆发呢? 其实哪是30岁突然爆发呀,更像之前的情绪和困惑都在“攒伏笔”。20岁时总觉得有无限可能,忙着闯世界、试错,哪怕心里有委屈、有迷茫,也会被“年轻就该拼”的念头压下去,要么没心思细想,要么觉得等以后就好了。可到了30岁,生活的重量突然变实在了——可能要扛着工作的压力,要兼顾家庭的责任,还要面对“有没有活成期待的样子”的自我追问,之前没消化的情绪、没解开的困惑,就像被按下了“启动键”,一下子涌了出来。但这不是坏事,反而说明我们开始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愿意直面那些没解决的问题,这份清醒,可比硬撑着假装没事要勇敢多了。
我特别懂这种感觉,30岁更像心理上的“闯关节点”。之前我们总在跟着外界的节奏走,上学时追成绩,工作后追晋升,哪怕心里觉得累、觉得不自在,也会因为“别人都这样”而不敢停下。可到了30岁,慢慢发现“别人的标准”填不满自己的内心,反而会因为长期忽略自己的感受,让焦虑、迷茫一点点堆积。比如看着身边人成家立业,自己却还在迷茫方向;比如想兼顾事业和家人,却总觉得力不从心,这些压力叠加在一起,心理问题就容易显现。但换个角度想,这也是成长的信号,说明我们开始学着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愿意花时间梳理内心,这份对自我的重视,正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