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刚结束,你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明明是回家团聚,却总觉得心口发紧。
一推开家门,熟悉的气味扑面而来,可那种“安心”的感觉,却总是少一点。
😠
饭桌上,父母照旧问着那些老问题:“工作怎么样?”“什么时候成家?”
你努力忍着,可心里的那股焦躁,还是一点点升上来。
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戳你的痛处。
你提高了声音,甚至冲他们吼了出来。
话一出口,你自己都愣了——那一刻,你看见了他们震惊的表情,也看见了那个情绪失控的自己。
😢
夜深人静时,你开始自责。你明明不想这样。
可为什么,每次面对父母,就像被某种力量拉回到小时候?
你想起童年的片段:
他们的争吵、怒斥、指责,还有那种冰冷的沉默。
你害怕,却学会了忍。你哭,也没人听。
🧠
后来,你长大了,以为自己能摆脱那些情绪。
可每次回家,那个被压抑的小孩,依然在心里瑟缩着。
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最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复刻原生家庭的模式。
你以为你在反抗父母,实际上你只是在用他们教给你的方式表达痛苦。
我们终究会长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不是因为愿意,而是因为从未学会别的表达。
🌟
但你知道吗?觉察,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当你开始意识到,这份愤怒其实是旧伤在疼——你就已经不一样了。
下次回家,不妨试着放慢一点。
不是要和父母和解,而是先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因为只有这样,那个渴望被理解的你,才能终于被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