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溪心理
慧溪心理 21125085
国家认证社会工作者; 关 注
《爱的暂停键》有感随记
个人原创

《爱的暂停键》有感随记

2025-11-27
409 2

冬日里的一场小雪悄然而至,细碎的雪花似柳絮般轻舞,簌簌落在窗台上,给窗外的世界裹上了一层朦胧的白。玻璃上凝着薄薄的水雾,将寒意隔绝在外,室内暖意盎然,空气中漫着淡淡的茶香……

❄️

享受着这份悠然自得,思绪飘到最近看到的一部电影《爱的暂停键》,细细回味中,随笔写下几点感想:

  1. 一、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女主角内心潜意识深处,因为觉得自己不值得爱,必须独立,进而会在婚姻日常中无意识地否定对方的付出,让对方因内疚而达到不能离开自己。

    女主角玛利亚在童年时期经历了父母离婚,长期处于被母亲批评、否定的氛围中,这导致她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这种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使她在亲密关系中充满恐惧和不安,她既渴望丈夫的爱与理解,又害怕被丈夫抛弃。

    为了应对这种恐惧,玛利亚采取了否定对方的方式。她对丈夫的热情报之以冷漠、挑剔,总是用争吵来代替沟通,通过指责丈夫在家庭责任中的缺失,试图让丈夫产生内疚感,从而达到让丈夫不能离开自己的目的。但实际上,她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她在潜意识里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留住丈夫的爱,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反而会不断推开丈夫,加速关系的破裂。

  2. 二、不敢接受对方的爱与好意,是怕自己依赖上对方后被抛弃,反而更痛苦,这也是一种典型的防御机制。为了避免未来可能的痛苦,而选择提前关闭自己感受爱的能力。

    🧠

    这种防御机制背后,通常是过去的创伤经历,比如被忽视或被抛弃。大脑为了自我保护,会形成一种预警系统。它会告诉自己:不要依赖,不要投入,否则再次被抛弃时会更痛。所以,当对方示好时,潜意识里的警报就响了。为了避免未来的痛苦,当下就选择了拒绝和疏远。这就像一个人曾被火烫伤,从此连温暖的阳光都不敢靠近一样。

    这其实是一种创伤后的自我保护,而非不爱或不需要爱。

  3. 三、这部影片所展示出来的是亲密关系当中两个人的模式,然后形成的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婚姻的破裂。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议题,还未经过很好的处理、修通,进而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这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已经没有了爱,有时是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按下爱的暂停键,有更多的反思空间。反思、回看心路历程,并不是为了争论是谁对婚姻付出的多,谁对谁错,而是更好的探寻自己,更好的成长,突破个人的成长的议题,然后才能够重新建立一段正向的亲密关系才会让婚姻更好地、健康地走下去。

    💕

    我们每个人在亲密关系当中都会因为我们的某些需求可以得到互补和满足,进而会对爱人产生依赖,因此会害怕失去对方,这是非常能理解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会变得不够觉察自己,会将很多理想化的期待投射到对方身上,也会在一些无意识情况下做出的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对关系有时候会产生很大的破坏。但当我们能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断地觉察,能够通过反思空间回看自己,处理好个人的成长议题,那么我们才会更好地面对亲密关系当中的各种挑战,然后让自己的内核更稳定,能够比较理性地去看待一段关系,而不是被情绪卷入进行恶性循环的漩涡里。

    只有当我们个人的内在 bug被修复的越来越小,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外界人或事物上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活成我们想要的模样,收获一份自在的幸福!

🌟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2人已赞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