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询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但能改变你看待现实的视角 🌈
生活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心理咨询当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药。对人们的现实困境,心理咨询其实并没有灵丹妙药。如果你向咨询师抱怨"他为什么抛弃我?""老板为什么炒掉我?""钱为什么那么难赚?"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励你接受。
"失恋当然会痛苦,这很正常也很自然。"
当你通过咨询更深入地看清了自己(特别是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和你所面临问题的性质,比以前更爱自己、更相信自己,改变了看问题的视角,就能够逐渐接受现实,并对未来产生希望和信心。
心理咨询帮助你理解和接受现实,同时调动自身的潜能和社会支持系统,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可以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改变,但改变的前提是对现实的理解和接纳。
2、心理咨询师不能对你扮演一个"父亲"、"丈夫"、或"精神导师" 👨⚕️
假如一个女子,从小与父亲感情很深,事事问父亲拿主意;长大了嫁人,这个"支柱"就由丈夫来承担,每逢问题,她就从丈夫那里得到安慰、支持、指导。后来,丈夫离她而去,痛苦之中她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很自然地希望,咨询师能够像从前的丈夫和父亲那样,一直告诉她:"你最好怎么怎么做"。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扩大心理自由度,提高独立、有效决策的能力,激发自身的潜能,培养来访者独立的人格。"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蛋壳里的小鸡,被某一种行为方式禁锢了自由,心理咨询要做的就是帮助小鸡打碎这层蛋壳,让它来到一个更阔广的天地中。
3、不能或很难立竿见影 ⏳
例如,遇上这样一位来访者:整整一小时,她哭诉哭诉,咨询师就听她哭诉哭诉,时间到,她说:"我还没有说完,能不能延长一会儿?"
咨询师说:"下次再来。"
到了下次约定的时间,她失约了,倒是她母亲出现在诊所里,问咨询师:"我女儿都说了些什么?"咨询师说:"你可以去问她。"母亲说:"她什么都不肯告诉我,只说,咨询师光是听,而且只肯听一小时,我找个朋友,还可以随便谈它三五个小时。"
"心理咨询不像内科看感冒,一剂下去药到病除。一个最简明的短程治疗,也需要5次以上的咨询,每次1小时至1个半小时。"
4、不同于与朋友间的倾谈 👥
情绪不好时,我们也会与亲密的朋友做一番倾心交谈,经常也有很好的效果。心理咨询中那种亲密信任的关系,有时与朋友的感觉很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你的种种感受与看法,会受到咨询师完全地接纳与尊重,你的隐私,绝对受到保密;咨询结束,关系立刻中断,没有任何牵扯——这会为倾诉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
"咨询师说的话,经常与朋友说的话很不一样。"
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方法,如心理分析、系统脱敏、暴露疗法、认知治疗、来访者中心疗法、催眠治疗等,与平常聊天有很大不同。
5、一个咨询师,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来访者 🤝
每个咨询师都有他最适合的来访者。理想的咨询就像谈恋爱,要双方都找到感觉,在同一频道互动,影响才会真正发生。所以,你在选咨询师,咨询师也在选择来访者。如果一个咨询师非常适合你,那是一种机缘;如果他没有接受你或你没有接受他,不一定是谁的错,也许只是频道各不相同。
6、即使是相同类型的心理问题,也没有一种技术或方法适合所有的来访者 🧩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两个人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心理问题,但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会有不同,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来访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不一样,因此,心理咨询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
7、咨询师很可能不会让你一直感到满意 😌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一种误会,以为就像咨询师和来访者坐在一起分糖果,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有些时候,心理咨询也是很痛苦的,咨询师不会永远让你感到高兴,体验痛苦在心理咨询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症结往往是在那里。没有痛苦就没有真正的成长。
此外,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与咨询师的关系。不少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对咨询师产生了意见,比如认为咨询师对他不够关心、对医生的某些言行感到愤怒,但却不敢暴露出来,怕把咨询师得罪了。这样一来,互动受到阻碍,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其实,这些感觉非常重要,要随时让咨询师知道,以此来调整你们的关系。
8、来访者是水,咨询师是船,水涨船高 ⛵
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求助者才是治疗的主体,咨询师只是一个工具,他是被动的,从属的,就像案头一本字典,需要的时候就去翻一下。
"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求助者自身的准备、内在成长的动力、咨询中真正投入的程度、善于总结咨询中学到的新经验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旦形成了治疗关系,你必须投入,主动地坦承你的困惑与问题,而不是干等着咨询师来做什么,因为如果你不投入,咨询师就只能等待。
我们都知道水涨船高这个道理,这里水就是求助者,船就是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