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生理反应

压力引发战斗或逃跑响应,涉及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理论基础源自健康心理学(APA, 2023),核心要素包括压力源和应对机制。关键注意事项:区分急性和慢性压力影响,基于实证研究如APA指南。

正文内容

压力生理反应:定义与核心概念

压力生理反应(Phys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指个体面对压力源时,身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的一系列自动化生理变化。其核心机制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SAM轴)的激活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启动(APA, 2023)。

关键概念包括:

  • 压力源(Stressor):引发压力反应的内外部刺激(如工作期限、人际冲突)
  • 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由Walter Cannon(1932)提出的生存本能反应,表现为心率加速、呼吸增快、肌肉紧张
  • 稳态失衡(Allostatic Load):长期压力导致的生理系统持续超负荷状态(McEwen, 1998)

理论基础

1. 坎农的稳态理论(Cannon's Homeostasis Theory)

当机体感知威胁时,交感神经系统在数秒内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触发:

  • 心血管系统:心输出量增加40-50%
  • 呼吸系统:支气管扩张提升摄氧量
  • 能量代谢: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2. 塞利的全身适应综合征(Selye's GAS, 1956)

分为三期:

  • 警觉期(Alarm):SAM轴主导的急性反应
  • 抵抗期(Resistance):HPA轴释放皮质醇维持高唤醒状态
  • 衰竭期(Exhaustion):慢性压力导致免疫抑制、海马体萎缩

3.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模型(Lazarus & Folkman, 1984)

强调压力反应受个体对压力源的初级评价(威胁程度)次级评价(应对资源)调节

应用场景

1. 压力识别与管理

  • 急性压力体征:手心出汗、瞳孔放大、血压骤升(持续数分钟至小时)
  • 慢性压力预警:持续疲劳、睡眠障碍、频发感染(DSM-5-TR "适应障碍"诊断标准)

2. 健康干预设计

基于HPA轴作用机制:

  • 皮质醇节律监测(晨间唾液检测)
  • 正念呼吸训练:通过迷走神经刺激降低交感活性(APA临床指南)

3. 工作场所压力预防

根据NIOSH(2021)模型:

控制感缺失 → 皮质醇持续分泌 → 前额叶皮层功能抑制 → 决策能力下降

相关研究支持

  1. McEwen(1998):通过动物模型证实慢性压力导致海马神经元树突萎缩(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 Cohen et al.(2012):对334名成人研究发现,长期压力使感冒风险提高4.2倍(PNAS
  3. Kirschbaum(1993):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TSST)标准化实验室压力诱发程序(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3). Stress effects on the body. Health Psychology Handbook.
  2. McEwen, B.S. (1998). Protective and Damaging Effects of Stress Mediator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8(3).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Adjustment Disorders. DSM-5-TR.
  4. Cannon, W.B. (1932). The Wisdom of the Body. Norton & Co.
  5.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