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2017-08-02 23:35:11
抱抱TA
女 女 你好 请问一下 我现在就要上高中了 我个子很高 可是还是有人问我上几年级 几岁了 我感觉我自己穿的也不是很小气 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问法
7
0
468
周红梅
你好
许文慧
你好!
奶茶
估计你长了张娃娃脸吧,高中没关系的,不用刻意打扮,有个学生的样子就好了^_^
张庆仪
您好!
特级情感专家
这是社交礼仪,照实回答就是了
李亚辉
你好
我不是娃娃脸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女,16岁,我一个16岁的人,身高150,体重40,一眼看上去跟小学生没啥区别,真的会谢好叭!
女,我现在14岁,173。我觉得自己个子太高了 很不舒服 而且以后可能找不到男朋友啊啊啊
女,15岁,我妈问我,你想上哪所高中,我心里一片迷茫,于是就答道不知道
(匿名)
女,我都19岁了,身高才1m6,我还能长吗
(匿名)
女,15岁,我是初二学生,有时候仔细想一想就感到时间过的很快,明明感觉昨天才小学毕业,才13岁刚上初一的我突然间就15岁了,很感叹,但是看到我这个成绩,就会焦虑,750的总分本来争取一下是可以上400的,现在都已经掉到上不到320了,我该怎么上高中,我是美术生可以通过艺体考试考上高中,但是我这个城市只有一所高中能走艺体,况且只能收20人,但是在这20人中恐怕没有我。,中考高考大学,我好像想明白了又好像想不明白,我想要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因为我从来没出过省,我明白想要完成这个想法就要学习,但是学习好像就是举哑铃,太重了,我举不起来。我心理上不太成熟,扭曲,遇到一些挫折第一个就想到的逃避,想要s去。别说我考不考的上高中,大学,能不能长大,我都觉得我自己活不过18岁,其实还是挺羡慕那些在医院住院的人,至少不会为此担忧,想s的时候会被绑着,我好像不太一样,人际,学习,说话,想法好像都比一个普通人差的很多,为那个担忧,为这个怀疑,如果我真的s了,他们会不会过的好一点,就算不好,疼的也不是他们,他们是碳基生物,可能在我的世界里他们是虚拟的吧。
(匿名)
女,16岁,我妈的意思是直接让我上高中,但是我想直接就业
(匿名)
女 我今年17岁,开学高二,学习和我身体发胖的原因不愿去上学
(匿名)
女,青春期由于受到同学们的嘲讽,现在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很自卑,一直都想提高自己,但是心里还是没能自信,还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
(匿名)
男 我曾经是个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的人。 这一点一直令我很苦恼,我也一直想极力摆脱。但到后来不管怎么尝试却只都令我变得愈发敏感,愈发的在意别人。 通过不断地摸索,直到两年前我才彻底的摆脱了别人对我的看法的影响,我成为了一个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不会被任何的评判与对比影响的活的很轻松的人。 在这里,我将我的经验分享给你。全文一共八千多字,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就能够放下对于别人看法的在意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会以一些很严苛的标准来要求我,他们总是告诉我:你还不够好,你还不够优秀。 他们也很少会夸赞我,给予我正面的评价,总是会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这就造成了我从小以来一直都是:以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别人对我的赞同或否定都会对我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知道、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我还会有一些讨好别人的倾向。 后来踏入咨询行业,接触了很多也是被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困扰的来访者,我发现几乎是所有的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童年时总是被父母或抚养者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 这一点是导致我们总是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根本原因。 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几乎是造就我们未来的一切认知、行为模式的模板。但也要意识到,这是也只是一个模板而已,在我们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别人的相处与互动,令我们的这些认知和行为获得了反馈和强化,由此,「在意别人的看法」才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个「基本习惯」与「核心信念」。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与迅速普及,许多心理学的概念被大众所熟知,而很多概念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夸大和绝对了。「原生家庭」这个词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的归因倾向就是习惯于在根源处寻找答案,所以「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几乎成了公认的心理病症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童年经历只是导致我们的问题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事实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童年行为与认知模式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我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小的时候会被父母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有这样童年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人虽然有这样的经历,却并没有在长大后成为像你我一样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原生家庭的确令我们在一开始产生了这些问题,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是有机会、也能够摆脱我们的这种认知模式的。 比如说你拥有了一群接纳你的伙伴、你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不断地从别人那里获得正反馈就形成了「无条件自尊」、你力气很大你们班的同学都很怕你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的外因。 另一方面,即使你已经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知道了你童年时和你父母的相处方式,你明确的了解了你父母对你的哪些做法令你变得这样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然后呢? 然后如果你想彻底改变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你「现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入手,只有把你的认知与行为习惯改变了,问题才能够解决。 并且,甚至是我们只需要把你的认知行为习惯改变了,即便我们不知道原因,那你照旧能够完全摆脱这个问题对你的困扰。 所以说了这么多是要你理解什么呢? 是要你理解,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过去,归结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导致你现在问题的触发因素,但也只是一个触发因素,仅此而已。 有非常多的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并非常悲痛的说:我真的没有办法放下,我真的很痛苦,我好难过。都是过去的错。 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唯一好处就是,你可以说所有的错误都是父母造成的,这样你就能继续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你应该去面对的问题,这样你就能变得很“轻松”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去追究是谁的错、追究什么原因,这对我们的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任何的用处。 我们要做的只是针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然后做出改变,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你只会痛苦的哭诉“我好难过”而什么都不做,这才是导致你不断地被问题影响的根本原因。 在明确了唯有付出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导致你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直接原因」。这些直接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别人。 毋庸置疑,这是任何一个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的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别人抛弃你。 而这一切害怕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我们问题的触发因素:父母要求我们成为他们期待的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被他们抛弃的风险。而对于儿童来说,被父母抛弃,就意味着死亡。 对于这种死亡风险的恐惧促使着我们不得不去试图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导致自卑的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17
/
0802
问
女 女 你好 请问一下 我现在就要上高中了 我个子很高 可是还是有人问我上几年级 几岁了 我感觉我自己穿的也不是很小气 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问法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