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匿名
2017-12-10 00:03:27
抱抱TA

男 老觉的自己被传染得病而且还觉的手上会无意碰到他人的血使自己得艾滋病

16 0 554
  • 王金波咨询师的头像 王金波
    您好!
  • 匿名 匿名
    你好
  • 周红梅咨询师的头像 周红梅
    你好
  • 王锡玮的头像 王锡玮
    你可以看看艾滋病的传播方法,如果是手碰到的话,除非你那儿是破了皮的才有可能感染。
  • 匿名 匿名
    我就是老是想
  • 王锡玮的头像 王锡玮
    一、艾滋病(AIDS)疫情报告情况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 691 098 例,报告死亡 214 849 例。现存活HIV感染者 420 866 例,AIDS病人 288 232例。 本季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 32 083 例,既往HIV感染者本季转化为AIDS病人 4073 例。本季报告死亡 5693 例中,本季死亡 3941 例,既往死亡 1752 例。本季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3.5∶1,AIDS病人男女之比为 4.2∶1;15岁以下HIV感染者150例,AIDS病人28例。 本季新发现的HIV 感染者/AIDS病人中,异性性传播 21 812 例(68.0%);同性性传播 8103例(25.3%);注射毒品传播1 254例(3.9%);母婴传播135例(0.4%);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72例(0.2%);既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6例(0.02%);既往采血浆传播4例(0.01%);传播途径不详697例(2.2%)。 二、性病疫情情况 (一)梅毒疫情 本月全国报告梅毒46 389例,较上年同期增长2.0%。男女性别比为0.95∶1。其中报告一期梅毒6092例、二期梅毒4063例和胎传梅毒490例,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9.5%、13.1%和18.5%;报告三期梅毒286例和隐性梅毒35 358例,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3%和6.8%。 (二)淋病疫情 本月全国报告淋病10 971 例,较上年同期增长26.1%,男女性别比为5.01∶1。 根据NCAIDS,NCSTD,China CDC数据 2017年5月1日发布
  • 匿名 匿名
    我每次都会想碰到别人的血
  • 匿名 匿名
    然后被传染
  • 王锡玮的头像 王锡玮
    除非碰到你的伤口才有几率传播的,否则就不会的
  • 匿名 匿名
    我的意思是我会胡思乱想比如坐公交车就会想手上会无意中沾上血
  • 王锡玮的头像 王锡玮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又称 恐艾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常见症状 精神压抑,沉默寡言,恐惧焦虑,不能自我解脱,扩散病情,固执己见等 传染性 无 病因 艾滋病恐惧症者大多有过高度危险的婚前或婚外性行为,而性行为的对象常是暗娼及网上认识的一些性关系混乱的女性。一方面,这些危险性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经常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 理智与欲望,道德与本能的斗争常使他们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因而更容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看到或了解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又对其一知半解,因而夸大艾滋病的传染性,或把艾滋病可能存在的症状作为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临床表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疾病的几种表现: 1.精神压抑,沉默寡言,恐惧焦虑,不能自我解脱 每每谈及所患症状则痛不欲生,因而出现失眠、心悸、出冷汗、头昏等症状,有的甚至认为死亡就在眼前,世界到了尽头。 2.扩散病情 患者公开声称自己患有艾滋病,负罪心理严重,并动员家属作有关性病检查。 3.固执己见 虽经多家医院检查无艾滋病,仍多方求医,要求治疗。 4.基本症状 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恐病症状、抑郁症状。 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惧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 1.相信科学检测 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或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2.不要相信症状 很多朋友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3.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多关心家里人,参加户外运动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
  • 匿名 匿名
    有人吗
  • 匿名 匿名
    窗口期要多久
  • 王锡玮的头像 王锡玮
    百度一下
  • 张庆仪咨询师的头像 张庆仪
    您好!
  • 许文慧咨询师的头像 许文慧
    你好!
  •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问题列表/2017/1210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