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08/2021

教师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师节即将来临,尽管由于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正在改变,但是仍有不少人关注教师们的健康问题。众所周知,只有各方面都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全面的学生,因而现在教师不仅注重教学能力,其心理素质也受到重视。教学能力可以不断提升,那么心理素质要如何加强呢?心理专家认为合理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教师保持心理健康。

  那么教师要如何调节情绪,使自己达到最佳状态呢?首先,要知道情绪调节包括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原因调节是指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加工和调整,由浅入深依次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改变认知等。如有的教师觉得教学压力大而“ 跳槽” ,这是一种情境选择,回避教育情境,从而避免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反应调节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的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调节。例如,通过放松训练来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和焦虑水平。

  其次,要学会控制情境。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教育情境的意义,我们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而面对不能控制的情境,我们就会产生情绪问题。因此,控制情境的首要一点就是要熟悉教育工作的特点,了解教育的基本过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 心中有数” 。控制情境也包括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以适应情境。

  再次,运用积极认知。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而有些教师在看问题时容易“ 想不开” ,易使情绪陷入低落。其实,变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最后,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这属于反应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例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听听音乐;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找个朋友倾诉;散散步做做深呼吸;计划一次远行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个体的反应机制。

》》点击免费咨询,与心理专家在线交流《《

  总之,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出现的表现,面对压力事件也能迎刃而解,不至于出现心理疾病而崩溃。当然,如果教师需要心理专家帮助,可随时向本站在线专家交流。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为何孩子学习会不好?

孩子学习不好,有可能是患了一种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据心理专家介绍,目前公众对此类的认识少之又少,其实这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治疗上最好药物与行为治疗双管齐下。据介绍,患儿普遍存在注意力缺陷、冲动、多动的情况,他们往往学习成绩不佳、与同伴不能很好相处,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