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爱情心理学

提到爱情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出现那一幕幕幸福的画面,尤其是女性,他们总是喜欢幻想自己的爱情会是什么样子的,看似美好的爱情,他也会受到社会,伦理的迫害,恋爱中的人因为这些因素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了解一些爱情心理学,他们的爱情就要亮起红灯了。

爱情心理学是研究男女相爱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即探讨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及稳固的心理规律,包括恋爱心理和婚姻心理两部分。它具体研究: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相爱的心理奥秘;求爱及择偶心理;初恋心理;爱情挫折心理及婚后各阶段爱情发展的心理特点等等。它是一门应用心理学。

人们自古以来就在探索爱情,但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专门研究,是近代才开始的。从古代开始,爱情心理思想就已在许多文学、哲学作品中出观,如《诗经》中有有关爱情文字描绘,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中有有关爱情的论述,及至19世纪司汤达的《论爱情》,都孕含有一定的爱情心理观点。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及科学发展的局限,爱情心理思想是零散地依附在其它学科中发展着。20世纪初,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进一步提高的需要,尤其是弗洛伊德别开生面的心理研究,及其《爱情心理学》的专著,为爱情心理学的研究创开新局面。人们开始对它进行专门研究,并逐渐形成体系。我国爱情心理学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

相爱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爱情美满。要获得美满的爱情,应具备以下心理条件:其一,不痴情过分,不咄咄逼人,不公开表现自己的爱情独占欲,能充分尊重对方。美满的爱情要求人把爱情只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开拓与领略自己人生的同时,重视对方,不干涉对方的活动,但又不是漠不关心。要为双方的个人自由留有充分余地。其二,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时,自己更感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满足。即要有无私精神,其三,美满的爱情是彼此双方独立个性的结合。即恋爱双方不作为对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让双方都有发展自己个性的余地。其四,寻找和珍惜双方心理上的共鸣。美满的爱情在于精神上的和谐,心灵的沟通。

人的潜意识在择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童年起,我们就开始认识和接触异性,对异性产生好感,并把引起好感的某些异性形象潜藏在潜意识里,形成偶象。但性偶象的集中形成是青年期。这时,随性意识的发展,性文化的全面输入,产生强烈的性欲。于是,在潜意识里,将日常生活、电影、电视、画报、小说中所认识、接触到的许多零散、多样的异性形象进行综合,形成一个朦朦胧胧的模糊形象,作为性想象的对象,抑压在潜意识里。它往往飘忽不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许多人并不具性吸引力,但仍有异性选择,并深深爱着她(他)。这是因为,在两性交往中,随着交往的深入,对方的内在美;mdash;mdash诚实、刚强、理想远大、品格高尚,能力强等品质被相恋的一方认识。这时,内在美会弥补、掩盖外表形象的不足,平平的相貌可以完善起来,使人觉得很美。人们因此选择并深爱着他(她),即“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心理学上称为“审美错觉”。审美错觉是对审美对象深入体验之后而产生意象形态的变化。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但作为审美形态,会随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此时,行为与心灵的美与丑,足以改变你对自然面貌的看法。当你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体验着内在的美好心灵时,美会随之产生,其自然相貌在你眼中会变得格外美丽。由此可知,影响恋人择偶的决定因素还在于对方的思想、道德、个性等内在因素。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爱情是肤浅的,他不需要爱情等等类似的话,往往说这些话的人都是没有经历过真正爱情的人,他们不知道真正的爱情是多么神圣,当然他们说这些话也有点酸酸的味道,我们也应该谅解。爱情心里说复杂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看当事人的心态,既然选择相信爱情就要保持这样的美好,不让自己后悔。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长大恋母皆因小时溺爱

读博士的小杨今年已经28岁了,与同龄的男孩不同,他的胆子很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小杨三四岁时,父母两地分居,小杨从小跟着母亲,养成凡事离不开母亲的习惯。上大学后,他每天都要给母亲打电话,就连要买什么内衣裤,都要征求母亲的意见。一到周末,小杨就赶快回家,有时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