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09/2021

改善人际关系的秘诀 洞察他人心理年龄

你知道自己的心理年龄吗?生活中常听人们说“ 哎,人未老心老了” 或“ 这么大岁数了还那么幼稚” ,这些说的其实都是人的“ 心理年龄” 与生理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其实了解他人心理年龄可改善人际关系。

  “ 心理年龄” 的高低,和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甚至受近期心情等因素的影响。“ 心理年龄” 的高低各有利弊,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如一个“ 心理年龄” 低于生理年龄的人,会显得幼稚,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与成长,但他的心态通常简单而快乐,喜欢参加活动,精力旺盛,不保守;再如,一个 “ 心理年龄” 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虽然会给人感觉成熟稳重,但由于城府过深,很难与同年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与共同的语言。

  实际上,“ 心理年龄” 并不是一个“ 固定值” ,它是可以变化的。如果我们能稍加用心地运用这种变化,它将成为改善各种难于沟通“ 阻力” 的“ 滑动变阻器” 。

  如对待小孩,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用“ 孩子的口吻” 与他们交流,这时我们就是在把自身的“ 心理年龄” 下调到了与对方接近的尺度,所以不会觉得有沟通障碍。

  再如,成年后我们通常会感到和父母之间沟通困难。那是因为,在父母心目中,我们永远是孩子。有时候我们一厢情愿地觉得父母“ 应享享清福” ,却忽略到底什么是他们心中认为的“ 福” 。父母对你的关爱,并不因你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如果真的不需要他们对你付出、惦念和指点,恐怕他们感到更多的不是享福而是失落。所以,在长辈面前,我们就要适当地表现出较低于生理年龄的“ 心理年龄” 来。

  了解各年龄段的“ 心理年龄” 优缺点,在与不同年龄、性格的人交往中,对此加以利用,取长补短,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中国白领比韩国白领减压方式健康

  这一调查基于中韩两国就业压力较大的共同点。关于“压力”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两国受调查的职场年轻人的压力的最重要来源是工作及与之相关的因素,如报酬、能力等。   但在应对压力、舒缓身心方面,中国年轻人则表现出较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倾向,最多的选择为运动和业余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