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珍藏34年的救灾日记

  1睡梦中被巨大的轰隆声惊醒

  1954年,林小宁出生于长沙。1972年,18岁的林小宁在邵阳入伍。1975年,22岁的林小宁所在的部队进驻河北唐山市迁安县(今迁安市),驻地设在迁安县沙河驿公社红庙子大队。

  在林小宁的记忆中,1976年7月28日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只是26日—28日这三天异常地热,“我们驻地并没有像电影中一样出现大群的蜻蜓,也没有其他动物出没的异常现象,就是热得难受,正午的太阳可以烤掉一层皮。没想到这样反常的炎热酝酿着一场巨大的灾难。”28日凌晨3时42分,正在睡梦中的林小宁被巨大的轰隆声惊醒,人也被掀翻在地上,铁床也倒了,“难不成是打仗了?不可能啊!”屋外,电闪雷鸣,房子开始坍塌,“地震了,我的第一反应是赶快叫醒战友小陈,没想到在他床上摸到一床的砖头,心头一凉,后来才知道,当晚他因失眠,一直没有睡着,地震发生时,他第一时间想叫醒我,可我却睡得太死,于是他只能从窗户中跳了出去。”林小宁想打开门跑出去,脚却踩到一个钉子,血流如注,而门也已经严重变形,根本拉不开。“只好从窗户上跳下去,顾不上痛,死命往空旷的地方跑。”

  “部队集合后发现,只有一位放电影的战友牺牲了。”而林小宁驻地对面的老百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房子没了,一片废墟,人们衣衫不整,哭声震天。而有的则像在梦游,目无表情,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一般。”

  2救灾一整天只吃了一个馒头

  28日早上5时左右,林小宁所在的政治处开始在附近村庄救灾,天还没有亮起来,林小宁和战友卸下老百姓家里的门板,摸着黑救下了3名伤员。“当我们跑到医院,医院走廊里到处都是伤员,许多人都是血淋淋的,呻吟声、叫喊声听着就觉得特别痛苦。一些伤员送到医院后就死了,看着他们家人撕心裂肺的样子,我们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早上7时,林小宁和战友返回部队驻地,林小宁奉命到后勤部下属部队了解救灾情况,“战友们都拼命救人,脚被刮伤了,手磨出血了,也丝毫没有察觉。直至下午6时,我们才回驻地,一整天就吃了一个馒头,但是所有人都毫无倦意。”

  28日晚8时,林小宁跟随部队奔赴唐山市古冶区救灾,从部队驻地到古冶区仅19公里,而他们却走了四五个小时,“路堵得不行,老百姓都躲到马路上避难,再加上坍塌,寸步难行。”在卑家店的一所坍塌的中学内,林小宁和战友救出了一名70多岁的孤寡老人朱大娘。被救出的时候,她不停地埋怨战士不该救她,“她总是说‘我一个老太婆,活着有什么用’,我们听了心里很难受。我们帮朱大娘搭了一个窝棚,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每天都抽时间去看她,和她讲讲心里话。后来,战士们要走的时候,朱大娘老泪纵横:‘你们就是我的亲人,而我却什么也不能给你们。不过你们放心,我这把老骨头会好好活下去的。’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觉得全身筋骨都舒畅了。”

  3暴雨中奋战4小时保住10万斤粮食

  地震一周后,灾区少了震时山河破碎的悲惨场景,抗震救灾工作转移到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阶段。林小宁所在部队还参与了抢修唐山钢铁厂的任务,1976年8月5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消息“志气钢水奔流放”,报道的就是林小宁所在部队成功炼出钢水的先进事迹。

  8月中旬的时候,林小宁回到迁安县抗震救灾。8月18日,倾盆大雨将野鸡坨公社淹成一片沼泽,危及野鸡坨国家粮库,林小宁和100多名战友在暴雨中奋战4个多小时,终于保住了10多万斤粮食。从1976年7月28日至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这段时间,林小宁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由于在救灾的过程中表现出色,林小宁所在的基建工程兵第2支队12团11连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抗震救灾先锋连”。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心理学家发现绿色让心情轻松

近日,澳大利亚和英国心理学家发现,压力大时,拥抱大树和绿色能让你身心变轻松。在澳大利亚清晨的公园里或街边的林荫道上,经常会看到一群上班族和大树“亲密接触”,还有些人会提前下车,从林荫道步行到工作单位。英格兰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将受访者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