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焦虑症的依据及方法

  中医治疗焦虑的方法古来有之,只是,在以前的中医中没有焦虑症之称,但是焦虑症却可以划入中医所谓的“郁证”范畴。那么对焦虑症的产生和治疗,中医是如何阐述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古代中医经典文献中是怎么说的。

  《黄帝内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医书籍,文中认为,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作为物质基础,它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如《黄帝内经;middot素问》中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并总结出五种情志与脏腑有着特殊的对应关系,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同时,《黄帝内经》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而五脏又与五行相对,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因此,这五个体系可归结为,喜归心属火,怒归肝属木,忧归肺属金,思归脾属土,恐归肾属水。

  除了《黄帝内经》外,还有许多古代中医文献对焦虑症有详细描述,根据这些中医知识,在治疗焦虑症时常将其细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治疗,如

  阴虚内热型:本证因热病之后,阴血未复,余热未尽,消烁津液。或因平素思虑伤心,情志不遂郁结化火,耗伤津液,而使心血、肺阴两伤,阴虚内热所致。因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肺阴血亏损病气游走百脉,百脉不合,故见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等精神恍惚之症。心阴血虚,神失所养则多疑惊悸,少寐多梦。口苦尿赤,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以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得行,口苦尿赤,多疑惊悸为辨证要点。

  痰热扰心型:本证因素体痰盛,痰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上扰心神被扰故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肝火夹痰,上扰神明,则性急多言,头昏头痛;火盛津伤则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痰热内盛之象,以心烦意乱,易惊性急,苔黄腻脉滑数。

  痰血内阻型:本证因七情过激,气机受阻,进而导致血行不畅,痰血内停所致,心血淤阻,神明无主,心神不宁,故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夜不能睡,多疑烦躁。心血痹阻,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时有心痛如刺。痰血迷蒙轻窍,故头痛。舌质红,边有淤斑,舌面有淤点,唇紫暗,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多疑烦躁,舌质红,边有淤斑为辨证要点。

》》点击免费咨询,与焦虑症专家在线交流《《

  总之,中医治疗焦虑症颇有渊源,若是您有兴趣了解更多有关中医治疗焦虑症的知识,可与本站心理专家在线交流,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认识两种职场“心理病症”

  职场上的竞争与角逐,不仅是能力之战,也是心理之战。为什么有些人才华横溢却不能笑傲职场?为什么有些人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这些都是心理因素的困惑所致,在职场上摸爬滚打,须堤防职场“心病”缠身!现代人的健康标准不再仅是四肢是否健全、生理是否正常,还要看心理是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