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 12/11/2021

烦恼诱发精神性焦虑

研究人员证实,精神性焦虑除了与遗传原因相关外,与心理因素也同样存在着明确的联系。而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抑或难题,是主要的诱因之一。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制约着人的认识,并影响着人对事物的态度。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估,是导致情绪变化的直接原因。当生活出现难题或处境不顺时,有些人就会过于紧张,并且总把目光紧盯在同一件事上,因此也就成了精神性焦虑的危险人群。

精神性焦虑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那些对电视、广播、门铃、光线都特别敏感的人,同样也存在精神性焦虑的问题。这类患者经常感到担忧、紧张、焦躁不安和害怕,他们的情绪易激惹、注意力难以集中。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这些患者往往还存在着记忆困难以及记忆力减退的现象。此时,患者体验的痛苦情绪与环境极不相称,或者表现为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没有特定内容的担心,或者经常表现出伤感情绪,如流泪等。

对于这类焦虑症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他人的帮助必不可少。首先,应帮助患者找到引起焦虑的原因。例如,和他们一起分析其个性、思维方式等,找到问题所在。其次,确认问题后,要先帮患者转移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转移方式不能太生硬,因为患者大多有很强的倾诉欲。比较可取的方式是,先听他们诉说,在其叙述一遍后再岔开话题,和患者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如“ 最近你还游泳吗” 等等。不关注自身的焦虑,多聊聊积极的生活,患者的情绪状态自然会好转。最后,帮助患者做一些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等,最好每天都坚持。

人类大部分的烦恼和挫折,都来源于我们过度的努力。这样说并不是宣扬消极的东西,鼓励我们懒惰、不努力、不勤奋。恰恰相反,我们应该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我们需要的是方法,是成功的途径和手段,我们的目标是正确的,错在方法,错在手段。因为我们只注重了达到目的,而忘记了自己在为达到目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了焦虑,所以,努力往往是错误的,正好走向了成功和实现自己理想相反的方向。只有带着“ 无为” 的思想才能达到“ 无不为” 的目的,带着“ 无所往而生其心” 的思想才能够产生智慧的火花。

在自我培养和自我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通过解决思维和行为问题,达到断绝焦虑的来源,消灭焦虑和克服焦虑。这是一种心力的作用,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历程。不良情绪和不良思维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一个共同体。我们从不良思维入手,强行阻止不良思维的产生,通过转移注意力、行为努力等多种方法,以达到对思维的控制,虽然我们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和困难,但这是唯一的方法,是我们唯一可做的事情。

阻止了不良烦恼的产生,就从思维上否认和去除了焦虑,使焦虑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形成对焦虑的有效控制。在去除焦虑的过程时,我们会感到非常痛苦,非常难受。我们不愿意改变自己,会利用各种方法去认可这些焦虑性思维活动的必要性,会找出千百个理由会说服自己,焦虑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如果我们用理智去思考,去分析,永远只能陷入自我的包围之中,永远不能冲破思维的防线,永远找不到真理。

克服和消灭已经形成的、固有的、具有顽固惯性的生理上的焦虑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它来源于长期形成的习惯。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时候,由于恐惧,人很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反而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容易错失很多机会,比如升职加薪。那么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不同,对事物看法也就不同。有些人把个人的名利地位和物质利益看得太重,就可能经常产生不安全感。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