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心理危害老人健康 子女如何处理?

李奶奶今年60岁了,退休以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由于儿女都已成年,再加上她平时的工作忙,因此很少过问家里和子女们的事。不过,这一切在老人退休后却突然变了样。

  在孩子们看来,母亲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亲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对儿女们的事情都不怎么管,现在却是事必躬亲。儿子都已经是40岁的人了,老太太却还天天打电话问他吃饭、休息的情况,对孙子的学习情况也要全面掌握。时间一长,儿媳妇开始有意见,儿子和孙子对她的唠叨也显得不耐烦了。李奶奶心里十分难受:难道我关心他们还有错吗?

  老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专家认为,李奶奶的这种表现心理学上称之为老年人的“牵挂心理”。其主要表现为:对子女表现出过分牵挂,虽然子女都已是成年人,但老人依然把他们当成小孩子一样来看待,整日唠唠叨叨数落个不停。

  老人退休后将感情和生活重点重新放在儿女们身上,是完全正常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导致心理落差较大,变得特别需要和看重他人、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但由于生活圈子变得狭窄,因此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就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满足和宣泄,通过对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来引起儿女们对自己更多的重视和爱。与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

  过度牵挂危害老人健康

  过度牵挂儿孙会让老年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因此而发病。心理专家认为,有“牵挂心理”的老年人,其实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避免过度牵挂。

  老人首先要学会以一种正常的心态与儿孙相处,即适度关心、适度放手、适度分离。同时,老人要多培养兴趣,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广交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另外,老人还要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如抑郁时可以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害怕、焦躁不安等现象时,可以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等。

  子女应多与老人沟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子女,对老人们的“牵挂心理”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老人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当家是独断专行的老派家长作风,其实这恰恰是老年人自身渴望被关怀被牵挂的心理表现。因此,做子女的应当怀着同情理解的心态与老年人多沟通,千万不能疏远老年人,更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女人怀孕期并非甜蜜真空期

妻子怀孕的新鲜时期一过,不少血气方刚的准爸爸再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床上激情,但不少准妈妈们却担心这样会伤害到胎儿,于是干脆要求分床。那么孕产期性生活是否真的有害呢?孕早期避免性冲动妊娠头3个月里,由于胚胎正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胎盘和母体子宫壁的连接还不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