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心理和谐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阅读正是可以广泛采用的良方。把读书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增强读书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同样也需要让人在感悟“ 知识照亮人生,读书铸就辉煌” 中,充分认识读书的心理和谐功能与提升文明素质的杠杆作用。
●一个酷爱读书学习的民族,是一个创新进取和不可战胜的民族;一个酷爱读书的城市,是一个活力四射和充满希望的城市;一个酷爱读书的市民,一定也是一个心理健康和幸福快乐的人。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全民阅读,来进一步引导阅读品位的提升
中外学者很早就已认识到读书对于心理和谐的意义。16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19世纪末英国小说家毛姆也认为: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生命中有任何灾难降临的时候,可以通过读书来进行心理避难。1916年,美国学者塞缪尔首次使用了“ 图书疗法” 这一概念,即利用书籍来进行心理的治疗,后来英国的图书馆学专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阅读疗法” ,并于1984年专门建立了“ 阅读疗法分会” ,中国学者曾将其翻译为“ 书目疗法” ,即通过给读者开列推荐书目,让人们在读书学习中进行治疗。
读书何以有促进心理和谐的功效呢?因为开卷有益。书中深刻的哲理、高尚的人生、感人的故事、成功的案例、美丽的景色,都可以带你进入并奔驰在美感、智慧、想象的精神世界,你可以在书中找到情感倾诉的对象,促膝谈心的知己,学习效仿的榜样;你也可以在书中进行心灵洗礼,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笔墨书香中体验共鸣和感动,解脱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寂寞、悲哀,使情感得到慰藉,在排遣、顿悟的过程中,使胸中的积郁释然超脱,达到淡泊宁静、愉悦幸福的心理和谐状态,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当人们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就能够提升个人的文明素养,促进个人的心理和谐。
在读书中,阅读名著对于促进心理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晚上用来阅读名著对心灵所受的益处,就好像一个假日用来游山玩水对身体所受的益处一样。除了阅读名著以外,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下,读书还需要兼顾书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因为书本阅读体现了知识学习的基础、权威、系统、深刻、习惯、保存、阅读姿态选择的随意、阅读场所取舍的自由;而网络阅读体现了信息获取的快捷、新颖、海量、交互、共享、信息获取的无障碍、信息交流的跨时空。两者各有所长,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在各类群体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各异的情况下,在网络阅读越来越流行的背景下,我们首先应当大力提倡全民阅读,促进阅读形式和阅读内容选择的多样化,通过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来进一步引导阅读品位的提升。
一个酷爱读书学习的民族,是一个创新进取和不可战胜的民族;一个酷爱读书的城市,是一个活力四射和充满希望的城市;一个酷爱读书的市民,一定也是一个心理健康和幸福快乐的人。在地铁车厢、车站机场、公园座椅、咖啡厅吧,我们提倡用阅读代替大声的喧哗,用书卷墨香代替酒气烟雾。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论读书:“ 最常见的消遣方式是读书,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找到精神慰藉。图书馆是最能使人变得可亲可敬的地方。” 美国的各大城市图书馆曾从1998年创办了“ 一城一书” 的全民读书推广活动,促进了美国国民的读书学习。而在上海,一个遍布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架构已经初具规模,为广大市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郊区的农民的就近看书读报、网上阅读欣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年来,全市一卡通的年图书流通量每年都递增100万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广大市民读书的热情。
读书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促进心理和谐的良方。伸出援手,情系灾区,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用书架起一道爱的桥梁,用书建起一座爱的丰碑,为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再添一份浓浓的书香,无疑具有特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糟糕的情绪是大脑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有时,改变刺激源,有益改善情绪。美国《男性健康》杂志载文指出,心情不好时,不妨尝试以下7种“心理假动作”,能让你的坏情绪在不觉间悄悄溜走。 1.强装笑脸。在心情抑郁、心理压力大或生气的时候,强装笑脸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