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玩“ 魔兽” 成瘾也算精神病?按刚刚通过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上网成瘾已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但能够让人上瘾的,除了上网还有很多,赌博成瘾、工作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属于成瘾疾病。
“ 瘾” 这个字,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上。是什么让青年这么容易“ 成瘾” ?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新闻中心对1112名青年网友的在线调查显示,近五成人(49.6%)认同现在的青年比以往更容易上瘾 有26.1%的人对此表示不赞同,24.3%的人觉得“ 不好说” 。
62.2%的人认为,网络成瘾其实是一种社会病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出台以来,很多网友对该《标准》表示质疑,认为网络成瘾不应该纳入临床诊断。对于《标准》注明的“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 ,一些网友也指出,上网超过6小时是当下很多青年的常态。
此次调查中,62.2%的人认为,网络成瘾其实是一种社会病症,不能仅从个人生理、心理维度来观照网络成瘾 14.9%的人认为,把有瘾网民等同于精神病患者,太严重。
记者就此调查结果采访了《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陶然说,《标准》旨在规范行业,给医生提供一个工具以更好地帮助病人。此外,《标准》也为预防网络成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给玩网络游戏的人一个警醒。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2007年9月曾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 网瘾少年” 有400万,约占10%,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达到9%以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本次调查显示,79.8%的青年经常浏览网页查询新闻或相关信息 58.1%的人上网一定要打开QQ或MSN等即时聊天工具,不希望与人失去联系 51.2%的人如遇手机停机,会感到焦虑不安,担心错过重要电话或短信 33.1%的人习惯性地收发短信,手机不离身 28.6%的人一旦闲下来看电视就没了时间概念,即使没有喜欢的节目也不愿离开。
“ 青少年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这为形成;lsquo 信息依赖;rsquo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陶然说。[NextPage]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陈志霞认为,依赖也有程度的不同,如果只是一种喜好,或者工作的需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就不应该归为病态的成瘾现象。“ 现在很多青年工作压力很大、竞争激烈,所以遇到手机停机会感到不安,因为如果错过重要电话就会错过好的机会。这样说来,即使有60%的人有;lsquo 手机瘾;rsquo ,都是正常的,不属于病态。”
人们出现这种“ 信息依赖” 的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66.8%的人认为原因是网络的普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59.6%的人认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没有太多理由 44.7%的人认为原因是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与他人在虚拟空间进行联系 37.1%的人认为是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不愿或害怕失去任何相关信息 34.6%的人认为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不愿落后于他人。
“ 找不到生活目标和幸福所在,戒与不戒其实没有区别”
在2006年的贺岁片《购物狂》中,张柏芝饰演的都市“ 购物狂” ,曾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就职于北京市一家著名广告公司的“ 白领” 吴溪就自认为是一名“ 购物狂” 。她热衷于查询北京各大商场的打折信息,一旦有活动,就会冲过去一番“ 血拼” (购物。;mdash ;mdash 编者注)。她也成了一名“ 月光族” ,每月领到工资第一件事就是去还上个月刷爆的信用卡。
此次调查中,49.6%的人认为现在的青年比以往更容易上瘾。网友还评选出“ 最易上瘾事物” ,依次为:网络(78.5%)、赌博(60.5%)、烟酒(57.9%)、手机(37.3%)、购物(23.5%)、看电视(23.3%)、熬夜(18.3%)、饮食(15.1%)。
“ 购物可以泄愤,让心中积压的不愉快通通忘记。不信你试试?” 吴溪说,她还有一个没有理由的“ 瘾” ,就是不到夜里2点无法入睡。“ 我经常熬夜,并不是为了工作或者娱乐,我只是挂在网上,无所事事地聊天、翻网页、逛论坛。其实也很累很无聊,但就是不想睡觉。”
青年为什么容易成瘾?调查中,76.1%的人认为原因是现代青年精神世界空虚,需要填补 60.5%的人认为是因为现代青年交际能力的缺失,容易沉湎在一些事物里 40.7%的人认为原因是社会压力太大让青年需要这些方式放松 32.1%的人认为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青年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陈志霞认为,成瘾很大程度上也是现代青年逃避现实的表现。当青年心情苦闷无法发泄、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或者在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寄托和幸福感的时候,就很容易找一个东西让自己沉迷进去。
“ 过去我们只是宣传不要抽烟喝酒,毒品千万不能碰,不然会上瘾。现在我们告诉大家,上网也不能太久,要控制在一定时间内,不然也会上瘾危害健康。” 陈志霞认为,对于已经成瘾的人,仅帮助他们脱瘾还远远不够。
“ 比如有毒瘾的人,其实他们中很多人在生理上已经戒毒了,这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做到。但后来很多人还是复吸,为什么?因为还有心理上的瘾。他们一回到社会,遇到问题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不会用正确的方法消除压力。” 陈志霞说,网络成瘾和购物成瘾等新的成瘾形式更多的属于心理依赖,更好的办法是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帮助他们重构自己的一套“ 挫折应对系统” ,“ 比如孩子经常上网,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禁止,而是要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与人交往的乐趣、生活的乐趣,让他发现这些乐趣比网络更生动、更有价值。成瘾说明你的生活有欠缺。如果找不到生活目标和幸福所在,戒不戒其实没有区别。”
调查显示,67.9%的人认为避免“ 上瘾” 的办法是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自己的交际面,62.4%的人表示青年要学会适当的、有益的消除压力的方式,还有56.7%的人认为应通过教育让青年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树立健康上进的生活态度。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别人怎样想”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通,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