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关怀陪伴手册——告诉您怎么做!》

2016官方统计的数据报表显示,中国””患者,已经超过一亿也就是说:平均每13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或者更多的,是徘徊在抑郁症边缘的,待疗愈疏导人群。

当我们心理状态不佳时,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

下面,是一份为所有人准备的——《抑郁必备手册》。

 

情境一,当我们遇到,心情抑郁的朋友

如果朋友对你说:我觉得我抑郁了。你的第一反应是如何回答?会不会下意识地回答:你有什么好抑郁的?你很聪明又很漂亮……

其实,此时更正确的反应是,先问问朋友为什么?问问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自己的认知、思想都是自己控制的,我们怎么被情绪影响成这样个样子呢?其实,有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还真的不小。有的抑郁患者,总结出一个规律:高兴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乐观的事,悲伤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悲观的事。高兴的时候,由于头脑和身心都被当前的事物占据了,对于事情负面方面感觉比较麻木,不敏感。悲观消极的时候,对于事情积极的方面感觉麻木,而对消极的方面敏感,所以想到的是事情的负面方面。这些,不是有意控制的,而是不由自主的。

 

情境二,当抑郁的朋友对我们说:我早晨都起不来床。

你的第一反应会不会是希望朋友改变现状,所以忍不住回答:别这么懒惰,整天躺在那里没有用。

其实,此时更好的回答是: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今天有什么令你担忧的事情吗?

 

抑郁患者,生命能力很低,显得很懒,不想动。原本勤快利索的人,现在变得无所事事,不想做事、不想上学、不想上班、不想活动。不要以为,他真的就是懒散,其实那是疾病的症状。

 

情景三:当抑郁的朋友对我们说:我太累了……

想到朋友一整天都没有怎么动弹的你,会不会下意识地说:你不是一整天都在那儿坐着吗?

其实,这时候更理解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回家吧,我给你做好吃的,然后聊聊今天的经历。

 

我们一般人,在工作疲惫时,往往会选择洗个热水澡、上街散个心等方式来缓解,最多就请个假,休息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但是,抑郁症患者却无法靠休息恢复精力,如果此时继续高强度的工作,对病情将更为不利。所以,当他们说累了,那就是真的累了,那是身体的疲惫不堪和心累!

 

情境四,如果你抑郁的朋友或亲人说:我可能要去找个医生看看,你会如何回答呢?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别告诉别人,你不想被别人当成异类吧。

其实,这样的回答,会深深刺痛抑郁患者的心。如果开放地回答:如果这有帮助的话,就快去吧——这样的鼓励,会让抑郁患者治疗的信心倍增。

 

当抑郁的人,觉得自己有病,作为亲人和朋友你应该感到庆幸。至少,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病,就有去医院治疗的可能,离康复也就不远了。更多的情况是:一个已经抑郁的人,拒绝接受自己的现状,拒绝就医,拒绝面对和疗愈自己。所以,如果他有主动疗愈的意愿,一定要支持他!

 

情境五,有一天,你抑郁的朋友或亲人忽然说:有时候我真的不想活了。该怎么办?

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着急,忍不住回答:别这么说!你知道父母做了多少努力才有你的今天吗?

其实,这样的反应会加重他们的自责感。更合适的回应是:你对我太重要了,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生活。

 

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变得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出现认知、情感、交流方面的障碍,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果不治疗,病情将从“不开心”发展到“过不下去”,甚至“不想活”。这个时候,除了给予理解以外,主要的还是帮助其治疗。

 

情境六,当你的抑郁朋友说:我压力很大,很迷惘,而且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又应作何反应呢?

也许你觉得这是人生寻常,随口回答道谁都这样。

其实,更好的方式是给予他们支持感,可以这样说:你不是孤身一人,我会给你建议。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有些压力,对于寻常人不过尔尔,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把他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一个安稳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

 

情境七,如果抑郁的朋友对你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即使我知道,我也不懂得如何争取。

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帮他们找些成功例子?你可能会说:看看你的兄弟姐妹就知道了,他们成功又幸福。

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告诉抑郁的他们:只要你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总会找到答案。

 

需要理解的是,抑郁症的患者,常常会对身边的人或事表现得漠不关心,其实最为贴切的形容是有心无力。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和能量去关照、关心他人了。与他人的对比可能会加深他们的抑郁。

 

情境八,当一位抑郁的朋友打电话给你,却又只是叹口气说声嗨,你会如何反应呢?

也许你忍不住关心他的生活进度,因此问他,你吃饭了吗?去健身房了吗?工作如何?其实,这样往往会加重他们的挫败感。更好的交流方式是: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除了经常不想说话外,时常会忍不住情绪失控、脾气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失控,抑郁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恼。这个时候,请不要给予更多压力,他们需要的是关爱和理解。

抑郁症的对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体被病困住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体内的精力好似被榨干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开心一点”“想开一点”这种话。导致他抑郁的,并非心情,开心一点、想开一点并不会减轻他的病痛,更何况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份理解,就会减少一分他们的痛苦。

 

曾经,一位抑郁的朋友告诉我:当我感觉不好时,请不要用“比较”和“规则”告诉我应该快点好起来。我更希望,你可以陪伴我,倾听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

也许坚持以上的方式,有一天,抑郁的患者会告诉你:我正在经历一些事情,希望你们知道,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亲人,我需要你们。

这时,请坦然地回答他们:我们可能很难懂,但我们会听,而且,我们爱你。

 

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疗愈的力量我们身边,如果遇见抑郁的朋友,愿您能给予合适的帮助,一直用关爱陪伴着每一位抑郁的朋友。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发期

  一.为什么由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近年来,从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青少年杀人和自杀等恶性案件的报道。人们在沉痛之余,不约而同地发出疑问:   我们的青少年怎么了?的确,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当然,每个案件的情节是错综复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