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疑病症的自扰情绪有哪些

疑病症是令人产生“怀疑自己生病”想法的心理障碍疾病,长久的遭受着疑病症的折磨——虽然反复就医查无病因,但是仍怀着恐惧、不良暗示、自卑情绪,被“毫不存在的疾病”苦苦纠缠。

恐惧、自卑

疑病症通常由对疾病的恐惧而起,因对疾病的恐惧而延续。正是出于对身体的敏感、担心、对疾病的恐惧,而导致疑病症的发作。所以克服恐惧是缓解、治疗疑病症首要问题。自卑就像恐惧的双生子,恐惧心理会让人感受到自卑,自卑让人变得弱小,希望寻求保护,当无法获得关注时,自卑就衍生出疑病症心理,“生病”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照顾,这种疑病症“心理”便成为了最好的避风港。

对恐惧、自卑要正常看待。恐惧、自卑和其他情绪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们因为恐惧、自卑而变得心理脆弱。克服这些情绪的好方法就是自信。

1、坚决与“我不做不到”、“我不行”等言语断绝来往,要坚信“只有我能”、“除了我还有谁”。

2、要喜欢自己、爱戴自己。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能够找到自信的根源。

3、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渐渐赢得自信。

4、受到褒奖不必谦虚。坦然接受,让你更加自信。

不良暗示

不良心理暗示,让你觉得自己真的身患“重疾”,疑病症的一切躯体疾病症状都是由心理暗示而来。不妨做些相反的暗示,看看你的症状有没有得到缓解。

例如:

我生了很重的病=我真的生了很重的病吗

我真的生了很重的病吗=证据是我很难受

证据是我很难受=没有检查出任何疾病

虽然很难受但没有检查出任何疾病=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

疑病症往往从恐惧、不良暗示、自卑情绪开始,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时时调节心理,当疑病症来敲门,要勇敢的告诉它:“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什么是假性人格障碍?

假性人格障碍又称假性病态人格、类病态人格,指的是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例如脑炎、脑外伤、脑动脉硬化症、癫痫、老年性病呆时发生的类似病态人格的状态。除人格和行为改变外,这类病人大多伴有智能障碍以及神经系统体征。而真性病态人格目前不能证明有大脑组织结构上的改…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