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29/2021

专家谈经典诵读:不搞形式主义,塑造美好心灵

    在当下提倡学生诵读经典有什么意义?经典诵读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应该诵读什么样的经典著作?如何让经典更长久、更深刻地影响下一代?……这些问题是发展经典诵读活动迈不过去的坎儿,也是活动取得实效必须解决的问题。日前,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举办的经典诵读研讨会上,10位专家学者对开展诵读活动的作用、前景、途径等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诵读经典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认为,开展诵读活动有多方面的收获,首先可以使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语言文字更加重视。我们现在不重视语言,重文轻语,重文里面又是重外语轻母语。而且,对外语的达标要求很高,但是对母语却没有什么要求。更为严重的是,现实中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物质产品轻文化产品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通过开展各种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来改变这种状况。对此,可以由专家、学者和老师带领青少年一起开展诵读活动,这对于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潜涛说,经典诵读的生命力、价值及影响,主要在于与时代的结合,与民生、素质教育的结合。第一,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属于文化的范畴,必须有一个价值导向。诵读经典把传统文化与近代以来的先进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密切地结合起来,使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导向。第二,经典诵读抓住了一个发展的动力之源问题。语言文字与诵读这种形式的结合,不是现在提出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比如说《三字经》是可以诵读的,这种结合为语言发展提供了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经典诵读是语言文字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3个承接——与传统文化、与现实、与世界文明的承接。诵读经典为整个语言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动力之源。第四,这也是语言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朗诵不是仅仅在于音质的美,没有朗诵者自身的境界和思想品位,就不容易去、影响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颂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全社会依然存在的重文轻语的倾向,当然也包括轻视朗诵,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目前我们的文化现状是值得忧虑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从“文革”开始与传统断裂,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奇缺,社会道德滑落有些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这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缺失的结果。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弘扬民族精神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推动了人们对有声语言的认识,从有声语言里感受文化底蕴,获得的享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祺指出,我们都有一个体会,朗诵革命先辈的诗篇,会感到热血沸腾。这说明诵读不仅仅是语感的培养,也使人受到思想的熏陶,会带动个人审美趣味、人文修养的提升。有的人可能不明白,觉得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生产出粮食、住房、汽车?确实不能,但诵读能产生强大的、无形的民族凝聚力。如果说一个人积累了100篇优秀诗文,他跑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心里都会惦记祖国,他还会让子孙后代去读,他知道这里面的美和价值。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徐健顺说,吟诵是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因为吟诵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另外,吟诵也是非常强调个性、强调理解的,它对培养个性,培养创造力都是很有好处的,适合古代诗词文赋的学习。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树荫看来,“中华诵”进高校,对提高现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素质是很有意义的。应该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是个不争的事实。经典诵读活动进入高校,使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是有好处的。而且,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到底怎么搞?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国家做了不少事,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显然也存在不少问题,而“中华诵”活动进校园无疑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吕学武表示,从2007年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开始推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时,中国教育电视台就是非常积极的参与者和坚定的支持者。如今,我国正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优秀的经典作品是民族之魂的一个浓缩。诵读经典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中国教育电视台会以很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诵读经典不是古代经典的复现,而是应包括从古至今的诗文精品,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对于经典,应该诵读什么内容?在柳斌看来,还是要取其精华。我们古代优秀的著作要尽量多地纳入,但近代和现代的著名作品也要有。而且,诗词要有,散文、白话文也要有,题材要广泛。现代散文里有很多精品,像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很好的东西,朗诵出来很有感染力。还有革命烈士的诗词、通信,同样会使得人热血沸腾。这些好的经典作品一定要收进来,经典的范围应尽量扩大,不要仅仅局限于古代经典。 

    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认为,经典诵读活动主要还是要有合适的内容。让孩子们诵读,一定要抓住经典,要选符合时代需求、对社会发展和心灵陶冶起积极作用的著作。要用坚持主旋律的态度和观点来挑选,不能出差错,比如选一些共产党人的进步性的作品,就很能鼓舞人。 

    “诵读的内容应当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精神需求的发展来确定标准,要有针对性。”吴潜涛说,同时要处理好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传统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诵读出来,时代的内涵怎么体现,时代的价值在哪儿?它需要赋予时代内涵,需要解读。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韩经太指出,选择经典,肯定不会选一些文字不优美、诵读起来也不优美的经典。而是通过美声诵读美文,达到美育的效果。之所以要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就是通过对美文经典的诵读塑造下一代美好的心灵,其实就是3个“美”字:美声、美文、美育。选择经典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真、善、美。我们选择真、善、美的东西,是让青年学生、让下一代首先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道德上纯粹的人,然后逐渐富有一种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情操,这样循序渐进的教育效果会更好一点。因此,选择经典诵读的篇目时,不要急功近利,尽量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 

    经典诵读应面向大众,进校园、进课堂,从内容到形式追求和谐完美,最终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我们要善于用珍贵文化来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这样良好的局面,热爱母语的问题就能够很好解决。”柳斌说,通过倡导、开展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诵读是其中之一,如果这些活动能够很好地开展的话,国民的语文素质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只有大众的语言文化素质提高了,才可能出现更多的经典作品。因此,这项活动要办成一个公益性的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 

    在刘书林看来,搞比赛、搞活动,一定要把语言常识和艺术结合起来,不能只说哪里好哪里不好,而应说明活动或比赛为什么好,一定要专家把内在的规律讲清楚。诵读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引起人们的兴趣,切实提高更多的人的水平,也包括成年人的水平。而且,要允许不同的风格存在,不要搞一个模式。应该说,凡是带着一种艺术性、感人的东西,就值得提倡。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特点,只要诵读的内容在本质上符合这些内在规律性,就应该给予认同、鼓励、弘扬。另外,古代的经典一定要和现实问题有所呼应,不能简单地照搬过来。 

    吴潜涛认为,应该解决艺术与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问题。经典诵读,并不是要唱一台戏,并不是让演员去表演,而是要通过这种艺术的感召,让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这是一个形式、一个载体。如果把这个活动看成培养一个演员,那么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诵读活动只有与大学课堂、大学生活、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建设的外在环境相结合,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我们一定要让全社会领会到举办这个活动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只要引起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目的基本就达到了。”韩经太说,诵读是大概念,吟诵是小概念,主要是针对古典诗文名篇。不妨请专家用传统的某种吟诵调吟诵一遍,让青年学生知道古人还有这种吟诵调,让他们的知识丰富一点。在整个和谐中华民族文化的园地里面,要充分体现多样性,传统吟诵可能用到方言语调,在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孩子需要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

  又到了每年新生入学的日子。孩子进了大学,家长仍然没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作为今年沪上高校中第一所新生报到的高校,上海大学21日迎来了近6000名新生,在他们背后是队伍庞大的“司机爸爸”、“清洁工妈妈”和帮忙打杂的祖辈,以及2500辆送学的汽车,甚至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