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华裔是北美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华裔子女在成长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华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家们表示,华裔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掩盖在学习成绩优异的表象下,但随着华裔人口增加,研究华人移民与家庭心理的任务也更为重要。
美国心理学会6月刊出《家庭心理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特刊,15篇论文中有六篇是研究华人移民家庭与子女心理报告。特刊编辑、纽约的圣弗朗西斯大学(Saint Francis College)跨文化心理研究所主任吉伦(Uwe Gielen)表示,随着华裔人口剧增,研究华人移民家庭以及华裔子女心理健康的议题,越来越重要。他说:“华裔青少年心理问题被优秀的学习成绩给掩饰,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吉伦认为,研究移民问题的心理学家们,已开始着手研究华人新移民的家庭问题。他认为这期特刊正是从不同角度讨论华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例证。
纽约市立大学曼哈坦小区学院心理学教授雷霆(Ting Lei)表示,华人新移民子女在美国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在应付移民父母极高的期待以外,自己本身还有文化、语言和环境适应问题,不但父母不一定能帮助,更有很多新移民子女还要替父母与家庭承受语言负担(language brokerage),替家长作翻译,交涉房租、看病、申请福利等经济问题,在这过程中,子女开始被迫去了解家庭经济负担压力,在翻译的同时,这些家庭压力开始逐渐默默地压在孩子心上,导致不少华人女子心情,甚至出现迹象。
他指出,研究也显示新移民的华裔青少年抑郁的比率高于其它族群,很多时候孩子日常表现看不出明显问题,但实际上他们的心理问题只是压在下面,日后会以其它方式浮现出来。
旧金山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庄百亮(Linda Juang)表示,加州湾区高中心理辅导老师们普遍反应,亚裔学生的抑郁和焦虑问题较严重。她指出,研究结果也显示,华裔青少年可能比任何其它族群同龄人更有忧郁的倾向。
吉伦指出,过去多项报告显示,东亚裔青少年自卑感比其它族群都更明显,在高中或大学生中认为自己曾被歧视或骚扰的族群中,华裔学生的比率最高。吉伦和雷霆均认为,华裔小区组织近年来开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这是令人可喜的发展,但现有的研究与辅导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他们呼吁华人家长关注子女的心理成长,更呼吁以更多渠道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沙漠富翁在生活发现一奇怪现象:有些单身女性偏偏喜欢有主的男,甚至有时对正在谈朋友的单身男不屑一顾,径直去与一帮有家室的男人热闹了。问其为什?答曰:有主的男人有味。 什么味呢?沙漠富翁想,这恐怕取决于男人这边。有主的男人身边己有一女,或许乐起来更不在乎更洒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