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也是一种优点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相反,失败者们则总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适宜的领域获得成功。上帝是公平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寄予了厚望,他给了别人那样的天性,就一定会给你这样的天性,他让别人在这个领域成功,就一定会让你在那个领域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论是哪一种性格,你都应该接受它,并按照这一性格去寻找适合的职业。然而,遗憾的是,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职业。

  性格无好坏优劣,只有合适与否。如果找对职业,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这种用人观念,在一些优秀的外企,比如IBM,应用得非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异常地高。而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则连是起码的认识都不具备。他们更多地相信“磨杵成针”,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由此造成本土企业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不高,根源之一也就在这里。

  所以,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哪种类型。这里给大家推荐《DISC性格测评》,一是因为这个工具比较实用,分析起来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二是因为大多数的世界500强都在使用这个工具进行人才测评。许多想进世界500强的朋友们,一定要想清楚应聘的职位是否与性格相吻合。这样录用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一些。同时这也为我们的自我修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定要认识自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人是从许多不同的事情获取他的能量的。外向的人是从和他人的相处中得到能量;而内向的人是从独自的思考中得到能量。让一个很外向的人去独自思考,他必然会觉得压力很大;同样,让一个很内向的人去参加派对或做一个演讲,他也会觉得压力很大。

  但是,内向、外向不是黑、白之分,而是一个范围。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不给自己太大压力的前提下,尽量往“内向与外向”的范围中间靠拢。

  所以接受并为你拥有的内向性格感到欣慰,从自己的性格中获取能量。外向者喜欢从执行中学习,而内向者喜欢从思考中学习;外向者喜欢通过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内向者希望经过静思达到创新的目的;外向者善于组织人和事,而内向者善于组织思想;外向者善于表达,而内向者善于感悟。

  给自己设定一些“较外向但又不带来太大压力”的目标,例如,要求自己开会时发言,或一个月主动交一个朋友等等。这些计划最好有“可衡量的目标”,以督促自己执行。内向的人有时会怕丢面子所以放不开,或者有太重的防备心理,这就需要多练习,每天做一件想做但是又有一点“社交恐惧”的事情。

  以诚待人。人的感情都是具有反射性的。你若希望别人对你和善,你首先要对别人和善;你若想别人对你付出真心,你首先要对他人付出真心。如果你能待人更真诚一点、主动一点、热心一点,随时随地以诚待人、将心比心,你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信任。你最终的目标是要更好地与人相处,但这并不代表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

  利用你擅长的兴趣、嗜好去认识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打开话题。或者,针对一些你想认识的人,找一些共同的话题。与人交流时,专注地听对方讲话,让对方知道你在听;在适当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注意朋友是终身的支柱,宁缺毋滥,千万不要交一些所谓的“酒肉朋友”,或与那些不是真心和你交往的人做朋友。

  练习和陌生人搭话的能力。主动找人讲话时,不要那么在乎“面子”。如果一个人不理睬你,那就继续找下一个朋友,你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参加一些社团,经过社团活动认识别人。在你所属的团体内去找朋友,如找同班同学一起念书、复习,向他们诚恳的求助,找一些共同进餐的朋友,有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旦我们愿意开口,身边愿意伸出帮助之手的人远远超过我们想象。

  主动、开朗一点。要想结识有趣的人,必须先成为有趣的人;想成为有趣的人,就要主动和别人谈有趣的事,不要老是等著别人讲话。总是喜欢和人分享有趣事物的人,他的身旁必定有许多愿意倾听的朋友。不必去“搞好人际关系”,能尊重他人,使人心情轻松,自然会受人欢迎。

  要让自己更平易近人,学会微笑很重要。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笑”的感染力是最大的。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笑”的力量超过了所有其他感情,人们总会反射式地以微笑来回报你的微笑。

  主动向别人释放善意,对帮助过你的人致谢,告诉对方他们在什么地方帮了你的忙。或许这样主动向外求助,然后以感谢回馈的方式可以开启一个交友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于,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相关推荐:奔奔族啃老族的泄压方式

  还在以Spa或者Yoga之类比较传统的减压方式为时尚吗?那么你很可能被人误会是火星人。如果想了解一下新兴的减压方式有哪些,那么以下罗列的形形色色减压吧,说不定就有你感兴趣的。  宣泄是一种发泄方式,现在还有专门的宣泄吧供你选择  宣泄吧:痛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