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30/2021

从发微信 看清一个人准的要命

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往往都体现在细节里。这个人究竟怎么样,翻翻你们的微信就知道。

01

这样发微信的人,情商太低。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当你有事不方便,对方还是不分场合地给你猛发语音。

明明几行字就可以说清的事情,非要用好几条上百秒的语音来说;

你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张口就是“你在哪里”“你在干啥”,仿佛是来查岗的领导。

这样发微信的人,情商太低。

两个人对话交流的时候,即使是隔着手机屏幕,也应该把对方“放在眼里”。一味自说自话,很容易招人嫌恶。

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人,即使是在微信里,也会坚守自己的礼貌,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处境和感受。

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找准自己的分寸,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心里都有数。

言谈之间,便让人觉得舒服。

02

这样回消息的人,人品不行。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你给他发微信,他总是不及时回复,有的甚至直接就忘到了脑后;

明明和别人聊得火热,甚至还在发朋友圈,就是不搭理你的信息。

你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人,你好心好意打了一大段话过去,他的回应永远是敷衍的“嗯”、“哦”;

两个人聊得好好的,对方说不见就不见了,连个招呼都不打一声;

这样回消息的人,人品不行。

一个总是在微信里拖延、敷衍甚至遗忘的人,本质上都是比较冷漠、自私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怎么把别人放在心上,按自己的心情来,不怎么把别人当回事。

及时回复消息,给予对方恰当的回应,是对旁人起码的尊重,于人于己,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03

这样发朋友圈的人,不要深交。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随随便便就把你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连问都不问你一声;

你还有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在朋友圈里发合照,只有她自己拍得好看,其他人明显都照的没有水平;

这样发朋友圈的人,不要深交。

身边的人于他而言只是用来陪衬的绿叶,根本算不上是交心的朋友。

他只管表现自己,对于他人却没有尊重和保护的意识,甚至踩低朋友来显示自己的好。

损人利己的人,永远不值得你把他当朋友。

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往往都体现在细节里。这个人究竟怎么样,翻翻你们的微信就知道。

那么,微信有哪些日常行为规范呢?一起学习下。

?不论自己觉得多么重要多么有趣,一天发朋友圈也最好不要超过十条,尤其不要拿大量图片刷屏,要知道很多人是用流量看朋友圈的。

?如果不是特别忙、特别为难或者完全不想搭理,尽量早点回复别人的消息,因为人家可能在等。

?红包不要只抢不发还不说话,抢过十次八次就要发一次,实在不想发,起码要道个谢。

?别不停地问在吗在吗,问一次之后,有事就可以说了。

?一条消息能说明白的事,就不要分成好几条。

比如“我朋友自家果园的苹果特别好,一箱十斤,50块钱,你需要吗?”一条发出来就好。

别搞成十几条“我朋友的苹果”“自家产的”“特好吃”“50一箱”“十斤”……没完没了的。

?加别人好友,一次没通过,第二次最好说明你是谁、要干啥,如果三次都没通过,就别再加了。

?别随便拉别人进群,尤其是购物或者活动群,邀请链接发一遍对方没反应,就别一遍遍发了。

?一直给你点赞留言的人,如果你不是特别反感ta,就也该主动在人家朋友圈有个互动。

?朋友闲聊,如果聊得太晚,就别再喋喋不休,问问别人累不累,是不是该休息了。尤其在别人很久都没回你消息的情况下。

?尽量别把跟朋友的私人对话截图到朋友圈。特别想截的话,要么取得别人同意,要么P掉朋友姓名,要么确保不会给朋友带来任何困扰。

最后一条希望每个人都知道:当朋友和你面对面的时候,不要还抱着个手机不撒手,要不我们手机聊?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青少年心理专题:妈妈唠叨女儿出走

  对于青少年心理,家长常常很想了解但又不解,因而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会用不恰当的方式,激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如女儿受不了妈妈的唠叨而出走。这是真实的事情,我们来看看事件经过:   一天上午,一位母亲心急火燎地找到班主任王老师:“ 你看到我家闺女小梅了吗!” 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