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日前声称,已发现帮助人们删除痛苦记忆的方法,最让人期待的是,这种方法需借助任何药物便能发挥实际效果。硏究员证实,脑部记忆能在六小时内进行“更新及修改”,这段时间让人有机会把痛苦的记忆“改写”得好一点。
人的记忆反映的是最近期的大脑信息搜索结果,而非对某事物的精确度。因此有科学家提出,时间对于控制恐惧心理所起的作用,或许比过去人们认知的程度更高。
以心理战胜记忆
科学家寄望,改写痛苦记忆的有关硏究日后可为战场上的士兵抹掉战争的惨烈画面,或是帮助人们遗忘可怕的车祸场景,藉此根除受害人呈病态的恐惧心理。虽然,过去也有很多针对减轻痛苦记忆的方法,但大部分都得依靠药物才能发挥效果,也显然,服食药物后,患者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因此,美国科学家开始致力硏究“天然方式”,帮助人们在抹掉痛苦记忆之时,又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影响身体健康。
根据纽约大学伊莉萨伯?菲尔普斯博士的解释:“硏究成果显示,撇开寻求药物协助,学界认为以人的心理战胜记忆的方法,能更有效控制人们对于恐惧而产生的记忆反应。”
实验制造恐惧
硏究员先找来了六十五名心智完全正常、没有受不幸或痛苦情緖困扰的人,分三批进行试验。而为了让全体实验者产生“不愉快”记忆,实验开始的第一阶段,硏究员让全批试验者观看一幅彩色方格图片,期间菲尔普斯会对这批人进行轻微的电击攻击。这样的一次“不愉快经历”,很快让部分试验者在再次看到这张图片时,便感到害怕;第二天清晨五时,硏究人员先安排第一批实验者再次观看这幅图画,并继续在观看途中予以同等强度的电击攻击,目的是为加强图片与电击之间的关联。直到上午十时五十分,又安排第二组试验者接受测试,并在十分钟内不断向他们展示这幅“可怕”的彩格图片,硏究员称这种做法为“强化激刺”;进入第三阶段,即第二实验者刚接受测试的当下,硏究员要所有实验者一同进入实验室,面对这幅彩格图片。
经过心跳脉搏测试,硏究员发现第一组以及第二天未接受“强化激刺”测试的人心跳平稳,反应正常。但第二组刚接受完测验的人则出现了、瞳孔放大等惊慌的状况。
硏究人员解释,当第二批实验者再看到同一张图片时,他们内心的恐惧心理可谓已经“根深柢固”,开始对这张图片和电击之间的“不愉快”记忆挥之不去。而当中的影响,至少持续一年。
六小时内修改记忆
菲尔普斯博士在接受“自然”科技杂志访问时表示,这个在试验者内心“植入”恐惧的实验,其产生作用的主要关键是第二天。她表示,展开第二天“强化”试验时,若反复对试验者在观看同一幅图画时施予电击,会让这种“痛苦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但重点是,若在同一天不施予电击的情况下,相隔六小时后再观看图片,就不会产生“图片与电系”之间的恐惧效果。
硏究员对动物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可以证实,脑部的记忆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能在短暂时间内,根据新信息来进行“更新及修改”。目前,科学家对于实验产生作用的具体时间还不清楚,但能肯定的,是必须在六小时之内。
菲尔普斯表示:“时间在控制恐惧心理上起的作用,显然比过去人们认为的更重要。人在经历痛苦之时,大脑会提供一段很短的‘修改’时间;亦即是,若某人在约六小时内不再受‘强化激刺’,那么他忘掉痛苦记忆的可能性,将会更大。”硏究人员丹妮拉.席勒博士亦认同:“实验说明了记忆的‘期限’,证明了记忆能在一段短时间内发生转变,并予以‘修改’。因此通过了解记忆的动态,科学家日后或许就能为饱受负面情緖困扰的病患,寻找新的解困方式。”
新方法天然无副作用
一般而言,大脑皮层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记忆区。其中的海马区相当于大脑记忆的守门员,负责将人们新近的经历转化为长期的记忆。大脑杏仁体是痛苦记忆的神经中枢。这片位于脑叶内侧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在人类愤怒、焦躁、、痛苦等情緖中充当了指挥的角色。
但目前,科学家仍然未能掌握实际应用的技巧,但他们坚信,这种方法绝对比现在采用的药理性方式,更加“天然”。荷兰科学家还发现,用于治疗的“β-”受体阻滞药及麻醉剂气体,能帮助大脑清除部分痛苦记忆。
纵然实验硏究颇为成功,但始终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保留痛苦的记忆,有助人们从错误中汲取敎训。
- 十大妩媚女星不堪回首的婚史1400972
- 大S闪婚太恨嫁 这次幸福有戏吗1008511
- 40岁老处女究竟在害怕什么?923058
- 男女不能白头偕老的九征兆 852070
- 男女发生关系后的七种结局813905
- 为何色情电影永远吸引男人的眼球766246
- 解析:乱伦者和轮奸者的心理695481
- 过来人谈女人们的处男情结669083
$(“.adExtra”).hide();
upRwPip();
var FDshareContent = document.title;
var shareLink = document.URL;
.shareButton{position:relative;padding:0; float:left;}
.bdsharebuttonbox .bds_more,.bdsharebuttonbox .bds_tqq,
.bdshare-button-style0-16 a.bds_more{margin-right:0;}
(责任编辑: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一个孩子有了死的决心,肯定是内心面临着无法承受的压力,他们的内心非常的痛苦,在无法被理解又不懂宣泄的情况下,这种痛苦只能在他们心里不断……
-
痛苦与带来痛苦的人物关系成为了故事的骨干,而读者们在阅读时,正是因为能够从欣赏这种痛苦与矛盾而获得阅读的快乐。
相关健康数据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压力过高的4大征兆你有吗? 美国哈里斯调查中心最近发布信息称:人体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 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下,你的身体就会以不同形式提出抗议。 事实上,几种由压力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己采取措施预防和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