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一、为什么要对施暴者进行教育?

  家庭暴力的施虐与受虐行为是结合在一起的。家庭暴力主要发生在家庭的两性之间,施暴者以男性为主,要消除家庭暴力,必须同时做受虐者与施暴者的工作。施暴者的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家庭暴力的模式将不断循环,它的后果不仅是这一代妇女继续遭受暴力,而且会影响下一代的婚姻幸福。要进一步加大法律与司法救助在禁止家庭暴力中的作用,但法律不是唯一的大多数的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并不愿意运用法律走离婚的路。有的人甚至在遭受到重伤害,检察院已提起公诉,仍不愿将施暴的丈夫投进监狱。红枫中心在对近期1346个家庭暴力电话的统计,70%的受虐妇女表示不愿意离婚或不能离婚,她们希望消除暴力,挽救婚姻,维护家庭的完整,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让施暴者放下拳头。

  离婚是解决家庭暴力的一个办法,但并不都能解决问题。施暴者的权利与控制的欲望失去实施对象,可能使他们变得更加疯狂,将暴力升级。即使是将施暴者关进了监狱,让他受到法律的惩罚,除非将他们判处死刑,否则很难保证他们在出狱后不会报复。解决家庭暴力的途径是多元的,不仅是要对受虐者进行保护,还要做施暴者的工作,对于施暴者,不仅要惩罚、监督,还要教育。

  二、施暴者为什么会施暴?

  男人施暴的原因,并不是女人做得不够好,而是社会因素与施暴者心理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人使用暴力是基于四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就是文化、个人历史背景、个人抉择和生理的因素。首先是文化。长期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形成了男尊女卑、男人至上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对男人的性别养成和训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男孩子起,他们就被教导要有权力感与对女人的控制感。在这种文化的哺育下,男性形成错误的认知图式,在认为个人的权威受到伤害时,在教育女人履行其家庭职责时,是可以使用暴力的。个人成长背景主要是原生家庭对男人性格形成的影响。心理学的依附理论认为,在童年期如果儿童没有与父母亲建立起依附关系,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就会产生、愤怒、悲伤、冷酷等负面情绪。男人对最亲密的家人施暴,其深层的原因是不安全的依附特质造成的,他们无法与最爱的人建立起信任关系和亲密关系,无法拥有稳定的情绪与控制策略。如果这个男孩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他可能从原生家庭中习得了解决家庭冲突的行为,家庭暴力的模式是会通过代际的传递而传承。

  关于个人的选择。心理学认为,男人对女人施暴是一种选择。他们选择使用暴力,是因为他们从中获得益处。如果暴力的结果使他们控制、左右配偶的愿望得以实现,暴力行为就会继续下去,最终形成家庭互动关系的固有模式。

  生理机制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心理病理,脑部受损伤,智力低下,大脑皮质控制力弱,都会使人缺乏理智,形成不合理念信念,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男性家庭暴力行为的形成,是先天的倾向与后天习得交互作用的结果。暴力的社会文化,不当的家庭环境与教育造就了他们不合理的信念与行为。因此,从施暴者的信念系统入手,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改变他们的认知与态度有可能促进他们行为的改变。

  三、施暴者心理教育的可能性

  爱德华·康多夫(Edward Condolf 1988)将施暴者分为3类:社会病态的、反社会的和反典型的。社会病态的占7%,是最为严重暴力的群体,会造成较大的伤害,他们是最危险的施暴者,在实施暴力时,他们表现得特别冷静、冷酷。反社会人格的施暴人群占41%,这部分人在实施暴力时会使用工具。反典型的施暴者人数最多,占52%,他们的暴力强度相对比较轻,事后会道歉,情绪反复无常,好斗、易怒、沮丧、妒忌心强。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理解人性》(1927)中谈到:攻击者常用猛烈有力的运动来证明自己能干,这恰恰表现了他的不安全感与自卑感。一些施暴者对配偶伤害得越深,往往是他对妻子的爱是用畸形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他们用威吓、暴力对待妻子的目的是要牢牢地把妻子控制住。他们凶残的暴力行为反映了他们内心的严重的自卑和不安全感。而不安全感又源于他们对配偶的深深的依附和害怕被抛弃的心理。

  德国学者赫尔曼·埃曼在《男人的恐惧》一书中写到:害怕被抛弃的恐惧感是属于人类最大的恐惧之一,最常的表现形式是嫉妒。将恐惧的内容和过程变成无意识,培养出一种成型的压抑习惯,后果是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暴怒,通过酗酒、工作、性、游戏等方式将恐惧转嫁到更弱的人身上,成为病态的恐怖症。

  由于男女之间亲密的需求不同,他们的心理上对情绪距离的需求也不同。一个男人从社会上习得要对家庭负有控制的责任,他们就希望通过权力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如果他们所要的亲密程度不能为配偶所接受,夫妻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冲突会更加重男人的不安全感,他们的心理需求受到挫折,又不善于情绪情感的表达,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把配偶控制在自己的身边,暴力就发生了。现在心理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一个人除了有一个不健康的无意识外,还有一个健康的无意识。马斯洛特别谈到,行为恶劣的人可能在性格深处保藏着爱。假如他们努力实现了这种泛人类的潜能就变成比过去健康的人。恶劣的进攻性行为其实不是基本的而是反应性的;是结果不是起因。因为当一个品行恶劣的人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他们的恶劣可以逐渐减少。心理治疗的成功,可以造就优秀的人,使有心理问题的人了解自身的动机,需要欲望和心理障碍,让他们认识现实,他们的人性得到了改善,就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夫妻、工人、公民,变得坚强、善良、慈爱、无私和平静。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对施暴者的心理进行矫治,使他们放弃暴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人都有成长发展的需求,施暴者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暴力的程度不同,人格偏离的程度也不同,犯罪轻重程度也不同。对施暴者来说,他们有责任学习如何停止暴力行为;对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帮助施暴者进行心理与行为矫治,让他们重返社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暴力既然是一种习得性的行为,是对压力情境的一种反应方式,那么,暴力的行为也可以在改变认知态度之后得以改变。

  我们并不奢望所有的施暴者在心理辅导之后,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但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施暴者会在心理辅导中获益。教育可以提高他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对重新安排个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是有好处的。(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 王行娟)文章来源于,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相关推荐:3年艰辛道路终于远离了抑郁

现在春暖花开,精神类的疾病又多了起来。前几年以为陈女士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发作起来比癌症还要可怕,她连死都想过。后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把抑郁症治好了。现在,她把她怎么治好抑郁症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陈女士家住萧山区南阳镇,今年43岁,很健谈,笑声也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