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衷一笑不容易 “微笑中”极有可能藏着抑郁

    上班时面带微笑,下班后却冷若冰霜,生活中和工作中判若两人,这是为什么?近日,记者从省城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一种被称为“微笑性症”的心理疾病,正在一些“职业微笑人群”中悄悄流行开来。

  上班微笑下班烦恼

  “为了给顾客留下好印象,每天工作时习惯性地露出职业性微笑,有时一天下来脸上的肌肉都会不时地。”在省城一家窗口单位工作三年的邢小姐,工作时总是保持微笑,服务态度热情,深受顾客好评。但邢小姐下班回到家后,如同变了一个人,不想出门,容易跟家人发生争执,有时甚至故意找茬发脾气。邢小姐无奈地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控制不住,心里莫名其妙地郁闷。”

  市民孙先生的妻子刘女士是一家销售公司的业务经理,收入高,工作也忙。最近半年时间,孙先生发现妻子回到家后情绪变得异常低落,总爱发脾气,他好心询问妻子,却遭到冷落。但当妻子接到同事或客户的电话时,又立马变得举止得体。孙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妻子到底是怎么了。

  微笑不由衷身心都痛苦

  “笑脸迎人”有时是职业需要,但这种微笑往往又并非发自内心。现代人的压力大,尤其是身处职场的女性,她们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往往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压抑在潜意识中。于是,“微笑性抑郁”形象地揭示出了她们的心理疾患。

  “由于微笑而导致的抑郁,一般在服务行业最为多见,他们出于职业需求的微笑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无论悲伤、愤怒,都得保持着微笑,这是在扭曲自己的情感。短时间人还能承受,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内在情感代偿机制受损,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青海省乐平心理卫生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甘生昭说。

  抑郁可避免要自我调整

  是否所有的“笑脸迎人”都会导致抑郁呢?

  甘生昭说,微笑并非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不同的人格特质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格开朗、外向的人基本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其实很多“微笑性抑郁症”都是可以避免的。对于“职业微笑人群”,应该尽量把微笑变成由衷的,把对工作的热情与兴趣通过微笑传达出来。同时,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解压是预防“微笑性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文章来源于,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相关推荐: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他用13年时间扫描了1800名青少年的大脑,结果表明,孩子们大脑中负责组织想法、权衡行动的前额叶皮质区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许多青少年无法预见行为的后果,如无法明白今天的好成绩对未来有什么帮助。于是,由于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就变弱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