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冯宝贵,女主人公叫柳妹儿。
逮住了一个小偷,多了一份牵挂
冯宝贵现在的身份是安徽省芜湖市宝贵水上航运公司总经理,但14年前,他却是芜湖县十连乡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的冯宝贵在家侍弄了一年的责任田,然后毅然丢下手中的锄头把子,和别人合伙买了一艘货容量500吨的大铁船,下南通,跑镇江,开始了水上漂流的生涯。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奋斗,他的业务最西拓展到武汉,最东拓展到上海,先是成立了船队,后来又成立了公司。如今,宝贵水上航运公司每月的贸易额已超过百万。
按说这样一个整天在水上漂流的人,是不会和女偷儿沾上边的。可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认为不可能的事,它往往就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发生了。
1997年7月,冯宝贵的母亲生病住进芜湖。接到弟弟的电话通知后,冯宝贵匆匆从张家港赶回芜湖。母亲的病情很重,每天除了输液外,还要服用大剂量的中西药,于是,冯宝贵每天早上都要到药房替母亲取药。早上取药的人特别多,一个窗口往往围着十几个人。有一天,冯宝贵看见一个穿蓝衣服的姑娘挤到窗口,没取药又退了出来,弄不懂她这是要干什么,就对她留了意。没想到这一留意,还真让他看出了门道。原来这个姑娘退出来后,又转到了另一个窗口,但她并不是去取药,她把手伸进了另外一个人的口袋……“有贼!”冯宝贵来不及多想,他大喊一声奔到女偷儿跟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被逮住的姑娘约摸20岁,长得文静、纤弱,还有些腼腆,怎么看也不像是女偷儿。姑娘显然是第一次被人逮住,显得慌乱、羞怯,她深深地低着头,可怜巴巴地对冯宝贵说:“大哥,你饶了我吧,下次我再也不敢了。”她一边说,一边把钱还给了失主。失主是一位40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她抓住姑娘的胳膊,恨恨地说:“还了钱就想脱身?没有那么便宜的事,走!跟我上派出所去!”姑娘睁着一双大大的无助地望着冯宝贵,冯宝贵有心放她一码,可转念一想,这次放了她,说不定她下次还会偷,她偷的可是别人的救命钱啊!想到这儿,冯宝贵不顾姑娘的再三哀求,硬是和中年妇女把她拉到了派出所。
在派出所里,冯宝贵得知姑娘名叫柳妹儿,住芜湖市四褐山区,22岁。他本来还想知道有关姑娘的更多情况,可由于急着回医院取药,他只在派出所待了十几分钟就离开了。
在回医院的路上,柳妹儿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老是在他的眼前浮现。那无助的眼神,那怯怯的让人生怜的哀告,搅得冯宝贵一整天心神不宁。柳妹儿看上去那么文静,怎么偏偏是个女偷儿!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她走上这条道儿的?冯宝贵决定第二天到派出所把事情弄清楚。
但不巧的是,第二天他接到公司职员从张家港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件棘手的事等他回去处理,冯宝贵只得匆匆离开芜湖。回到张家港后,冯宝贵依然惦记着柳妹儿的事。他总觉得,柳妹儿不该是一位坏姑娘。他对她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
1997年11月,冯宝贵为公司的事再次来到芜湖。这次,他一下火车就来到派出所,找到以前办柳妹儿案子的那个民警,向他打听柳妹儿的情况。民警告诉他,柳妹儿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比她大十岁,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成个家,整天在外面东游西荡,长年累月不沾家;柳妹儿高中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一点退休工资,她的母亲和父亲前几年先后患了重病,一个是,一个是。柳妹儿经常到医院替父亲买药。有一次,她看到一位买药的人掏钱时掉了50元钱在地下,就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揣进了自己的口袋。后来,家里再也找不到钱给父母买药,柳妹儿就想到了偷……在短短16个月的时间里,她先后在医院作案17次。为此,她被处3年劳动教养,现已被送往劳教所服教。
听完民警的叙述,冯宝贵一方面为柳妹儿误入歧途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又为两位老人的处境担忧,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
按照民警提供的地址,冯宝贵找到了柳妹儿的家。这哪是一个家啊!两间破旧的平房,三张床占去了一半的空间,真不知柳妹儿和她哥都在家的时候是怎么过的。柳妹儿的父亲已经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靠同样病得不轻的老伴儿照料。柳妹儿的哥哥隔一个星期回家料理一下,算是尽了儿子的孝心。看到两位老人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冯宝贵的心里一阵阵发酸,他决定请个保姆来照料两位老人的生活。但两位老人执意不肯,说自己有儿有女,养老送终的事哪能由外人操心。冯宝贵对两位老人说:“我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你们不嫌弃,就当我是你们的亲生儿子吧!”柳妹儿的母亲感动地对冯宝贵说:“等柳妹儿回来后,我让她上你家去谢你。”为了不让两位老人多心,冯宝贵没敢告诉老人:他就是把柳妹儿送进派出所的人。他一直对两位老人称他是柳妹儿的同学。两位老人相信了他。
就这样,冯宝贵以每月200元的酬劳替两位老人请了一个保姆,并按医生开的处方分别给两位老人买了一些药,临走又给柳妹儿的母亲留下1600元钱。
安顿好柳妹儿的父母,冯宝贵决定到劳教所去看望柳妹儿。
“仇人”相见难说仇
自打柳妹儿被送进劳教所后,她一直盼望家里有个人来看望她,她知道父母有病来不了,能来的只有哥哥。但几个月过去了,哥哥没有来。她进劳教所后的第二个月,收到母亲的第一封来信。母亲一向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她在信中说,她宁愿死了也不愿吃女儿挣黑钱买来的药,现在,亲戚和邻居们都知道她养了一个当扒手的女儿,她这张老脸没地方搁呀!读着母亲的来信,柳妹儿的心像针扎一样的疼。以前,她一直骗母亲说,她在一个同学爸爸开的私人诊所里上班,钱都是清清白白挣来的。母亲一直很相信她。在老人的眼里,女儿是一个听话、懂事、规矩的孩子,而现在……柳妹儿无法想像,自己将来解教后,如何与要面子的父母一起相处?又如何面对街坊邻居猜忌的目光?她觉得,不管自己以后怎么做,都无法洗刷“女扒手”这三个字带给她和家庭的耻辱。
正当柳妹儿对生活伤心绝望的时候,一个她做梦也想不到的人突然来到了她的身边。
那天,柳妹儿刚吃完中饭,管教干部通知她说有人来看她,让她快点到接见室去。会是谁呢?柳妹儿心里犯起了嘀咕:父亲起不了床,母亲走不了这么远的路,难道是哥哥?等她走到接见室一看,不禁愣住了,怎么会是他!那个抓住自己的“英雄”!柳妹儿满脸通红地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她弄不懂冯宝贵此行的目的何在,她一时无法消除对冯宝贵的戒心。
冯宝贵十分诚恳地对柳妹儿说:“我来看你,不是因为同情你,更不是因为当初我抓住了你,而是因为我知道,你原本是个好姑娘。人一辈子谁能不遇到一点挫折,我在长江上跑了十几年的运输,遇到过多少次大风大浪,还不是都闯过来了?有些挫折刚刚摊上时感觉就像天要塌下来一样,等你真正蹚过去了,就知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冯宝贵,柳妹儿本来应该恨他,因为是他让自己失去了自由,是他让自己身败名裂。可看着冯宝贵一脸真诚的样子,她又恨不起来。不管怎么说,他是自己的“仇人”,她不想让“仇人”来安慰自己。她对他说:“你走吧,我不想听你说这些。”冯宝贵还想对她说点什么,但看她一脸寒霜的样子,只好作罢。
冯宝贵走后,柳妹儿又有些后悔,她觉得自己不该这样不近人情,好歹人家是一片好意来看自己,大老远的来一趟,被自己这样不明不白地“赶”走了,有点说不过去。柳妹儿咂摸着冯宝贵的话,觉得他讲得在理,自己二十多年来也遇到过不少挫折,像父亲刚那阵子,感觉不就像天要塌下来一样?现在还不是挺过去了!这样想着,柳妹儿对今后的生活渐渐有了一些信心。
冯宝贵走后的第二个星期,柳妹儿收到母亲的一封来信。母亲把冯宝贵如何帮助自己的详细情况都告诉了柳妹儿,她要柳妹儿出来后好好报答这位大恩人。只是,母亲并不知道这位大恩人的名字叫冯宝贵,她在信中说,“恩人”是柳妹儿“初中时的一位同学,姓冯”。柳妹儿实在想不起自己有一位姓冯的初中同学,该不会就是冯宝贵吧?可冯宝贵刚刚来过,没听他说起这件事。照理,不会是他。不是他,会是谁呢?这个问号从此留在了柳妹儿的心里。
亦恩亦爱,“我们是真正的恩爱夫妻”
离开劳教所后,冯宝贵一直放心不下柳妹儿,柳妹儿那双忧郁的大眼睛始终牵动着他的心。1998年2月,冯宝贵给柳妹儿寄去了第一封信。他这样写道:“我们都是在苦日子里泡大的孩子。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身体也不好,因为穷怕了,我的思想里也曾有过不少不健康的东西,但我最终战胜了自己,我相信你也能够战胜自己!最关键的是,你对自己要有信心,你这么年轻,只要努力,干什么都来得及。”在此后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冯宝贵给柳妹儿共写去37封信,几乎每隔两个星期就有一封。读着冯宝贵一封又一封言辞诚恳的来信,柳妹儿的心渐渐被激活了。在接到冯宝贵的第6封信后,她给冯宝贵回了一封信,一来二往,两个“冤家”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从此以后,读信和写信成了柳妹儿劳教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柳妹儿觉得生活是美好的,自己虽然身在劳教所,但同样能感受到友情的温暖,这份友情是在她失意的时候来到她身边的,值得她一生一世去珍爱。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大部分中国家庭,都觉得孩子比另一半更重要。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亲子关系应该摆在次要位置。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努力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 小学放暑假,妈妈说:“小孩子自己出去玩多危险啊,在家待着吧”;初中寒假时,妈妈说:“…